2-丁基-四氢噻吩亚砜及其钯配合物异构体的理论研究
来源期刊:贵金属2007年第1期
论文作者:刘海洋 吴松平 古国榜 徐志广
关键词:配位化学; 钯; 理论研究; 2-丁基-四氢噻吩亚砜; 配位; coordination chemistry; palladium; theoretically study; BTHTO; coordination;
摘 要:采用多种理论研究方法对2-丁基-四氢噻吩亚砜(BTHTO)及其钯配合物进行几何优化,发现BHandH/6-31G*法所得构型最优,从理论上研究BTHTO与钯(II)的配合模式及其分子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Pd-O配位的A模式能量最高,Pd-S配位的B模式能量最低最稳定,而混合配位的C模式能量稍高于B.环状亚砜中的氧原子处于分子的外侧,所受位阻较小,配位速度较快;硫原子受环状结构和侧链影响,位阻较大,配位速度较慢.在萃取过程中,萃合物以硫氧混合配位的C模式形成,随时间的增加,氧配位转化为硫配位即B模式,能量达到最低值,为热力学的稳定状态.
刘海洋1,吴松平1,古国榜1,徐志广1
(1.华南理工大学,化学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1)
摘要:采用多种理论研究方法对2-丁基-四氢噻吩亚砜(BTHTO)及其钯配合物进行几何优化,发现BHandH/6-31G*法所得构型最优,从理论上研究BTHTO与钯(II)的配合模式及其分子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Pd-O配位的A模式能量最高,Pd-S配位的B模式能量最低最稳定,而混合配位的C模式能量稍高于B.环状亚砜中的氧原子处于分子的外侧,所受位阻较小,配位速度较快;硫原子受环状结构和侧链影响,位阻较大,配位速度较慢.在萃取过程中,萃合物以硫氧混合配位的C模式形成,随时间的增加,氧配位转化为硫配位即B模式,能量达到最低值,为热力学的稳定状态.
关键词:配位化学; 钯; 理论研究; 2-丁基-四氢噻吩亚砜; 配位; coordination chemistry; palladium; theoretically study; BTHTO; coordination;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