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屋铜锌矿床成因探讨
来源期刊:矿产与地质2009年第2期
论文作者:何国朝 原恩慧 赵延朋 王晓曼 张雪亮
关键词:铜锌矿床; 成因探讨; 地质特征; 喷流沉积; 同沉积断层; 矽卡岩型; 热液叠加; 拉屋; 西藏;
摘 要:拉屋铜锌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区中扎一旁多铜银铅锌金成矿蒂内重要的矿床.文章总结了该矿床的形成机制,认为矿化早期形成于喷流沉积,后期得到了岩浆热液的叠加富集,F3足一条持续活动的同沉积断层,后期又是热液活动通道,是导矿储矿构造,二长花岗岩体及岩脉对早期形成的矽卡岩及矿体的形态起着破坏作用.拉屋矿床矿体为典型的喷流沉积后期热液叠加改适型矿床.据此成矿理论指导,近年在该区实际找矿勘查中,圈定了八个重点综合异常,控制了铜、锌(333以上)资源量达13.56万吨,实现了找矿的重大突破.
何国朝1,原恩慧2,赵延朋1,王晓曼1,张雪亮1
(1.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西藏分院,桂林,541004;
2.西藏华钰矿业有限公司,拉萨,81000)
摘要:拉屋铜锌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区中扎一旁多铜银铅锌金成矿蒂内重要的矿床.文章总结了该矿床的形成机制,认为矿化早期形成于喷流沉积,后期得到了岩浆热液的叠加富集,F3足一条持续活动的同沉积断层,后期又是热液活动通道,是导矿储矿构造,二长花岗岩体及岩脉对早期形成的矽卡岩及矿体的形态起着破坏作用.拉屋矿床矿体为典型的喷流沉积后期热液叠加改适型矿床.据此成矿理论指导,近年在该区实际找矿勘查中,圈定了八个重点综合异常,控制了铜、锌(333以上)资源量达13.56万吨,实现了找矿的重大突破.
关键词:铜锌矿床; 成因探讨; 地质特征; 喷流沉积; 同沉积断层; 矽卡岩型; 热液叠加; 拉屋; 西藏;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