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水热法合成Cu-BiPO4催化剂及其光催化氧化脱硫性能

来源期刊:中国稀土学报2021年第2期

论文作者:伊涵 常海洲 于芝城 张继卫 李俊旗

文章页码:248 - 256

关键词:水热合成法;Cu-BiPO4;苯并噻吩;光催化氧化脱硫;

摘    要:利用水热法合成了掺杂型的新型Cu-BiPO4光催化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光电子能谱(EDS)、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DR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以苯并噻吩的正辛烷溶液为模型油,研究了Cu-BiPO4光催化氧化脱除模型油中硫化物的性能。考察了Cu-BiPO4催化剂前驱体的pH值、催化剂用量和氧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脱硫率的影响,并通过循环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Cu的掺杂使BiPO4的可见光吸收带发生红移,提高了光催化氧化性能。最佳反应条件为pH=7,催化剂用量为0.5 g·L-1,可见光照射150 min,脱硫率达90.7%。

详情信息展示

水热法合成Cu-BiPO4催化剂及其光催化氧化脱硫性能

伊涵,常海洲,于芝城,张继卫,李俊旗

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

摘 要:利用水热法合成了掺杂型的新型Cu-BiPO4光催化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光电子能谱(EDS)、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DR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以苯并噻吩的正辛烷溶液为模型油,研究了Cu-BiPO4光催化氧化脱除模型油中硫化物的性能。考察了Cu-BiPO4催化剂前驱体的pH值、催化剂用量和氧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脱硫率的影响,并通过循环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Cu的掺杂使BiPO4的可见光吸收带发生红移,提高了光催化氧化性能。最佳反应条件为pH=7,催化剂用量为0.5 g·L-1,可见光照射150 min,脱硫率达90.7%。

关键词:水热合成法;Cu-BiPO4;苯并噻吩;光催化氧化脱硫;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