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基于重磁-遥感数据的昌都地区煤田构造格局研究

来源期刊:煤炭科学技术2017年第5期

论文作者:马志凯 曹代勇 宋时雨 乔小军 乔军伟 杨成

文章页码:148 - 153

关键词:昌都地区;遥感解译;重磁异常;煤田构造;

摘    要:为了解决昌都地区煤田勘查基础薄弱、地质调查难度大的问题,利用重磁-遥感数据对昌都地区断裂分布及深部结构特征进行研究。重磁异常显示,澜沧江断裂为区域性深大断裂,表现为相对低的长条状重力带,带内-540 mGal,两侧-460 mGal,以区域性的重力梯度带相隔。澜沧江断裂南侧表现出高密度、高磁性的特征;北侧重力场一般为-470-500 mGal,宽缓平稳,煤系多出露于相对重力高与相对重力低之间的过渡地带。基于OLI和DEM影像处理可知,盆地内断裂以北西-南东向为主,局部发育北东向断裂,断裂密度由南向北逐渐降低。昌都地区煤田构造格局以挤压为特色,煤系变形分区呈平行条带结构,变形强度由南向北递减,煤系主要分布于昌都盆地中段、北端及西北部。

详情信息展示

基于重磁-遥感数据的昌都地区煤田构造格局研究

马志凯1,曹代勇1,宋时雨1,乔小军1,乔军伟2,杨成3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2.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3. 青海煤炭地质局

摘 要:为了解决昌都地区煤田勘查基础薄弱、地质调查难度大的问题,利用重磁-遥感数据对昌都地区断裂分布及深部结构特征进行研究。重磁异常显示,澜沧江断裂为区域性深大断裂,表现为相对低的长条状重力带,带内-540 mGal,两侧-460 mGal,以区域性的重力梯度带相隔。澜沧江断裂南侧表现出高密度、高磁性的特征;北侧重力场一般为-470-500 mGal,宽缓平稳,煤系多出露于相对重力高与相对重力低之间的过渡地带。基于OLI和DEM影像处理可知,盆地内断裂以北西-南东向为主,局部发育北东向断裂,断裂密度由南向北逐渐降低。昌都地区煤田构造格局以挤压为特色,煤系变形分区呈平行条带结构,变形强度由南向北递减,煤系主要分布于昌都盆地中段、北端及西北部。

关键词:昌都地区;遥感解译;重磁异常;煤田构造;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