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多孔生物玻璃支架的研究
来源期刊:无机材料学报2009年第2期
论文作者:郭常亮 赵娜如 谢林 陈晓峰
关键词:生物活性玻璃; 有机泡沫浸渍法; 多孔支架; 碳酸羟基磷灰石;
摘 要:选用58S生物活性玻璃粉体为原料,利用预先处理过的聚氨酯泡沫作为模板,制备了一种孔隙率高, 贯通性好,孔径可控的生物玻璃多孔支架.并通过排水法、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研究和表征了多孔支架的显气孔率、晶相组成、显微形貌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浸料一次所得支架的显气孔率为93%左右,浸料二次下降为80%左右;在SBF溶液中,随着时间的延长,材料表面最初形成的颗粒状钙磷化合物逐渐矿化生成叶片状碳酸羟基磷灰石(HCA)层,表明该材料恒温37℃时具有较好的生物矿化性能和生物活性.
郭常亮1,赵娜如1,谢林1,陈晓峰1
(1.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生物材料研究所,广州,510640;
2.华南理工大学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摘要:选用58S生物活性玻璃粉体为原料,利用预先处理过的聚氨酯泡沫作为模板,制备了一种孔隙率高, 贯通性好,孔径可控的生物玻璃多孔支架.并通过排水法、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研究和表征了多孔支架的显气孔率、晶相组成、显微形貌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浸料一次所得支架的显气孔率为93%左右,浸料二次下降为80%左右;在SBF溶液中,随着时间的延长,材料表面最初形成的颗粒状钙磷化合物逐渐矿化生成叶片状碳酸羟基磷灰石(HCA)层,表明该材料恒温37℃时具有较好的生物矿化性能和生物活性.
关键词:生物活性玻璃; 有机泡沫浸渍法; 多孔支架; 碳酸羟基磷灰石;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