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影响典型铜矿物可浮性的晶体化学基因研究

来源期刊:金属矿山2020年第6期

论文作者:孙乾予 印万忠 宋振国

文章页码:42 - 47

关键词:含铜矿物;基因矿物加工工程;可浮性;基因特征;晶体化学;

摘    要:为实现"基因矿物加工"系统工程建设,探究基因特征与铜矿浮选的关系,以具有代表性的铜矿物黄铜矿、斑铜矿、孔雀石、蓝铜矿和赤铜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XPS、溶解性试验、Zeta电位、接触角等测试分析及MS模拟计算等分析总结了含铜矿物的基因特征。通过浮选试验得到了含铜矿物的天然可浮性为:斑铜矿>黄铜矿>赤铜矿>孔雀石>蓝铜矿;在乙基钠黄药(NaEX)、丁基钠黄药(NaBX)、异戊基黄药(NaIAX)和丁铵黑药体系下的浮选规律为黄铜矿、斑铜矿有较好的可浮性,而孔雀石、蓝铜矿和赤铜矿的可浮性较差,可浮性优异大致规律为:斑铜矿>黄铜矿>蓝铜矿≈孔雀石>赤铜矿;结合基因特征分析得出含铜矿物的天然可浮性规律与断裂面、断裂键密度和断裂键等基因特征有关,而在NaEX、NaBX、NaIAX和丁铵黑药体系下铜矿物的可浮性规律与铜矿物的禁带宽度和表面S元素含量基因特征有关。

详情信息展示

影响典型铜矿物可浮性的晶体化学基因研究

孙乾予1,2,3,印万忠3,宋振国2,4

1.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2. 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3.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4. 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为实现"基因矿物加工"系统工程建设,探究基因特征与铜矿浮选的关系,以具有代表性的铜矿物黄铜矿、斑铜矿、孔雀石、蓝铜矿和赤铜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XPS、溶解性试验、Zeta电位、接触角等测试分析及MS模拟计算等分析总结了含铜矿物的基因特征。通过浮选试验得到了含铜矿物的天然可浮性为:斑铜矿>黄铜矿>赤铜矿>孔雀石>蓝铜矿;在乙基钠黄药(NaEX)、丁基钠黄药(NaBX)、异戊基黄药(NaIAX)和丁铵黑药体系下的浮选规律为黄铜矿、斑铜矿有较好的可浮性,而孔雀石、蓝铜矿和赤铜矿的可浮性较差,可浮性优异大致规律为:斑铜矿>黄铜矿>蓝铜矿≈孔雀石>赤铜矿;结合基因特征分析得出含铜矿物的天然可浮性规律与断裂面、断裂键密度和断裂键等基因特征有关,而在NaEX、NaBX、NaIAX和丁铵黑药体系下铜矿物的可浮性规律与铜矿物的禁带宽度和表面S元素含量基因特征有关。

关键词:含铜矿物;基因矿物加工工程;可浮性;基因特征;晶体化学;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