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模拟宋代银制品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来源期刊: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3年第7期

论文作者:王菊琳 栾莉 张治国 马清林

文章页码:1418 - 1422

关键词:银;腐蚀;电化学;AgCl;宋代;

摘    要:研究了2008年南京长干寺出土的北宋七宝阿育王塔鎏金银基体和腐蚀产物成分,并根据银基体成分自行冶炼、加工出模拟的银试样。用电化学、XRD、XRF、SEM-EDS技术研究并比较了银试样在不同浓度NaCl环境中的腐蚀电位与电流,腐蚀产物成分、形貌、尺寸等。结果表明:NaCl浓度由较小的0.1%(质量分数,下同)升高到较大的3.5%时,自腐蚀电位φc负移47.5mV,自腐蚀电流密度ic升高0.0015μA/cm2,腐蚀热力学倾向和动力学速度没有大幅度增加。腐蚀活化区电流密度迅速升高,致钝电流密度ip为ic的7.2×1037.6×104倍,钝化区的银试样以71.2308.8mm/a的腐蚀速率维持钝态。在0.1%、3.5%NaCl溶液中分别恒电位+0.12VSCE极化不同时间后,腐蚀产物为AgCl,且基体发生了孔蚀,随着NaCl溶液浓度由0.1%增大到3.5%,试样表面Cl-腐蚀活性中心增多,AgCl晶体生长速度增大,生成的颗粒尺寸由12μm减小到100nm;腐蚀产物层的颜色逐渐由灰白色变为黑色;在0.1%NaCl中可清晰观察到AgCl颗粒主要为棱柱状五面体结构,且随着极化时间延长,颗粒逐渐长大。

详情信息展示

模拟宋代银制品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王菊琳1,栾莉1,张治国2,马清林2

1. 北京化工大学2.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摘 要:研究了2008年南京长干寺出土的北宋七宝阿育王塔鎏金银基体和腐蚀产物成分,并根据银基体成分自行冶炼、加工出模拟的银试样。用电化学、XRD、XRF、SEM-EDS技术研究并比较了银试样在不同浓度NaCl环境中的腐蚀电位与电流,腐蚀产物成分、形貌、尺寸等。结果表明:NaCl浓度由较小的0.1%(质量分数,下同)升高到较大的3.5%时,自腐蚀电位φc负移47.5mV,自腐蚀电流密度ic升高0.0015μA/cm2,腐蚀热力学倾向和动力学速度没有大幅度增加。腐蚀活化区电流密度迅速升高,致钝电流密度ip为ic的7.2×1037.6×104倍,钝化区的银试样以71.2308.8mm/a的腐蚀速率维持钝态。在0.1%、3.5%NaCl溶液中分别恒电位+0.12VSCE极化不同时间后,腐蚀产物为AgCl,且基体发生了孔蚀,随着NaCl溶液浓度由0.1%增大到3.5%,试样表面Cl-腐蚀活性中心增多,AgCl晶体生长速度增大,生成的颗粒尺寸由12μm减小到100nm;腐蚀产物层的颜色逐渐由灰白色变为黑色;在0.1%NaCl中可清晰观察到AgCl颗粒主要为棱柱状五面体结构,且随着极化时间延长,颗粒逐渐长大。

关键词:银;腐蚀;电化学;AgCl;宋代;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