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不同温度作用下油页岩内部孔隙结构精细表征

来源期刊:中国矿业2018年第12期

论文作者:高涛 赵静

文章页码:153 - 156

关键词:油页岩;孔隙结构;热解;孔隙率;

摘    要:利用显微CT试验分析系统和压汞仪,对取自抚顺西露天矿的油页岩试样经过高温作用热解后的孔隙结构进行度量表征,得出:(1)300~600℃温度段是抚顺油页岩内部有机质热解的主要阶段;(2)在显微CT能分辨的孔隙尺度(>1.94μm)范围内,油页岩的孔隙不发育;在压汞法测定的孔隙尺度(7nm~1.94μm)范围内,油页岩的孔隙较为发育。高温作用后,油页岩内部的有机质不断发生热解,各孔径阶段的孔隙不断形成,孔隙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各孔径阶段的孔隙逐渐连通,超大孔(>1.94μm)和中孔(0.1~1μm)的孔隙率逐渐增大,小孔(0.01~0.1μm)和微孔(<0.01μm)的孔隙率也基本处于增大的状态,为油气物质的产出提供通道。

详情信息展示

不同温度作用下油页岩内部孔隙结构精细表征

高涛,赵静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摘 要:利用显微CT试验分析系统和压汞仪,对取自抚顺西露天矿的油页岩试样经过高温作用热解后的孔隙结构进行度量表征,得出:(1)300~600℃温度段是抚顺油页岩内部有机质热解的主要阶段;(2)在显微CT能分辨的孔隙尺度(>1.94μm)范围内,油页岩的孔隙不发育;在压汞法测定的孔隙尺度(7nm~1.94μm)范围内,油页岩的孔隙较为发育。高温作用后,油页岩内部的有机质不断发生热解,各孔径阶段的孔隙不断形成,孔隙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各孔径阶段的孔隙逐渐连通,超大孔(>1.94μm)和中孔(0.1~1μm)的孔隙率逐渐增大,小孔(0.01~0.1μm)和微孔(<0.01μm)的孔隙率也基本处于增大的状态,为油气物质的产出提供通道。

关键词:油页岩;孔隙结构;热解;孔隙率;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