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探针显微镜测壳聚糖材料的表面电荷分布
来源期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第5期
论文作者:汤洪敏 杨吟野
关键词:SPM; EFM; 表面电荷分布; 表面束缚电荷密度; 表面形貌; 壳聚糖膜(CHI);
摘 要:提出一种测量材料表面电荷是非均匀的、没有中性区的弱电荷的方法.即测试时,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的静电力显微镜(EFM)测量技术,依靠轻敲模式(Tapping Mode)和抬举模式(Lift Mode),用相位成像测量有机高分子膜--壳聚糖膜(CHI)的表面电荷密度空间分布,但由于仪器设计中相位的泰勒展开是:sin△φ≈1/2△φ,所以所获的电荷图像只能确定材料的表面电荷分布和表面电荷密度的近似值.然而,嵴宽约为2.12μm表面正电荷微沟槽结构的这种特殊电荷形貌分布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因此获得的表面电荷分布补充了生物材料表面理化性质.
汤洪敏1,杨吟野2
(1.贵州民族学院化学系,贵州,贵阳,550025;
2.贵州民族学院物理系,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提出一种测量材料表面电荷是非均匀的、没有中性区的弱电荷的方法.即测试时,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的静电力显微镜(EFM)测量技术,依靠轻敲模式(Tapping Mode)和抬举模式(Lift Mode),用相位成像测量有机高分子膜--壳聚糖膜(CHI)的表面电荷密度空间分布,但由于仪器设计中相位的泰勒展开是:sin△φ≈1/2△φ,所以所获的电荷图像只能确定材料的表面电荷分布和表面电荷密度的近似值.然而,嵴宽约为2.12μm表面正电荷微沟槽结构的这种特殊电荷形貌分布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因此获得的表面电荷分布补充了生物材料表面理化性质.
关键词:SPM; EFM; 表面电荷分布; 表面束缚电荷密度; 表面形貌; 壳聚糖膜(CHI);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