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上升渗透系数的确定及在离子型稀土毛细上升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5年第4期
论文作者:金解放 邱灿 陶伟 郭钟群
文章页码:104 - 110
关键词:离子型稀土;太沙基模型;毛细上升;模型修正;渗透系数;
摘 要:针对太沙基模型将毛细上升全过程假定为饱和渗透的缺陷,以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开采为工程背景,对该模型中关键参数进行重新定义,用修正后的模型确定参数并拟合分析离子型稀土毛细上升试验结果.用毛细渗透系数代替太沙基模型中饱和渗透系数,前者与后者有不同的意义和大小.用土样最大粒径分别为0.3 mm、0.6 mm、1.18 mm和4.75 mm的离子型稀土进行毛细上升试验,用实测相应粒径稀土饱和渗透系数代入太沙基模型,同修正前后模型预测的数据与试验数据比较.结果表明,修正参数后的太沙基模型拟合数据与实际实测试验结果更吻合,其毛细渗透系数与实际一致.利用修正后模型拟合分析离子型稀土毛细上升试验结果.清水在离子型稀土中发生毛细上升时,随土体大颗粒晶体的增加,毛细渗透系数逐渐减小,最大毛细上升高度逐渐增加.对粒径级配相同的稀土土样,毛细渗透系数小于饱和渗透系数.毛细上升速率随时间呈现先快速下降、后缓慢减小的趋势.
金解放,邱灿,陶伟,郭钟群
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
摘 要:针对太沙基模型将毛细上升全过程假定为饱和渗透的缺陷,以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开采为工程背景,对该模型中关键参数进行重新定义,用修正后的模型确定参数并拟合分析离子型稀土毛细上升试验结果.用毛细渗透系数代替太沙基模型中饱和渗透系数,前者与后者有不同的意义和大小.用土样最大粒径分别为0.3 mm、0.6 mm、1.18 mm和4.75 mm的离子型稀土进行毛细上升试验,用实测相应粒径稀土饱和渗透系数代入太沙基模型,同修正前后模型预测的数据与试验数据比较.结果表明,修正参数后的太沙基模型拟合数据与实际实测试验结果更吻合,其毛细渗透系数与实际一致.利用修正后模型拟合分析离子型稀土毛细上升试验结果.清水在离子型稀土中发生毛细上升时,随土体大颗粒晶体的增加,毛细渗透系数逐渐减小,最大毛细上升高度逐渐增加.对粒径级配相同的稀土土样,毛细渗透系数小于饱和渗透系数.毛细上升速率随时间呈现先快速下降、后缓慢减小的趋势.
关键词:离子型稀土;太沙基模型;毛细上升;模型修正;渗透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