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毛细上升渗透系数的确定及在离子型稀土毛细上升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5年第4期

论文作者:金解放 邱灿 陶伟 郭钟群

文章页码:104 - 110

关键词:离子型稀土;太沙基模型;毛细上升;模型修正;渗透系数;

摘    要:针对太沙基模型将毛细上升全过程假定为饱和渗透的缺陷,以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开采为工程背景,对该模型中关键参数进行重新定义,用修正后的模型确定参数并拟合分析离子型稀土毛细上升试验结果.用毛细渗透系数代替太沙基模型中饱和渗透系数,前者与后者有不同的意义和大小.用土样最大粒径分别为0.3 mm、0.6 mm、1.18 mm和4.75 mm的离子型稀土进行毛细上升试验,用实测相应粒径稀土饱和渗透系数代入太沙基模型,同修正前后模型预测的数据与试验数据比较.结果表明,修正参数后的太沙基模型拟合数据与实际实测试验结果更吻合,其毛细渗透系数与实际一致.利用修正后模型拟合分析离子型稀土毛细上升试验结果.清水在离子型稀土中发生毛细上升时,随土体大颗粒晶体的增加,毛细渗透系数逐渐减小,最大毛细上升高度逐渐增加.对粒径级配相同的稀土土样,毛细渗透系数小于饱和渗透系数.毛细上升速率随时间呈现先快速下降、后缓慢减小的趋势.

详情信息展示

毛细上升渗透系数的确定及在离子型稀土毛细上升中的应用

金解放,邱灿,陶伟,郭钟群

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

摘 要:针对太沙基模型将毛细上升全过程假定为饱和渗透的缺陷,以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开采为工程背景,对该模型中关键参数进行重新定义,用修正后的模型确定参数并拟合分析离子型稀土毛细上升试验结果.用毛细渗透系数代替太沙基模型中饱和渗透系数,前者与后者有不同的意义和大小.用土样最大粒径分别为0.3 mm、0.6 mm、1.18 mm和4.75 mm的离子型稀土进行毛细上升试验,用实测相应粒径稀土饱和渗透系数代入太沙基模型,同修正前后模型预测的数据与试验数据比较.结果表明,修正参数后的太沙基模型拟合数据与实际实测试验结果更吻合,其毛细渗透系数与实际一致.利用修正后模型拟合分析离子型稀土毛细上升试验结果.清水在离子型稀土中发生毛细上升时,随土体大颗粒晶体的增加,毛细渗透系数逐渐减小,最大毛细上升高度逐渐增加.对粒径级配相同的稀土土样,毛细渗透系数小于饱和渗透系数.毛细上升速率随时间呈现先快速下降、后缓慢减小的趋势.

关键词:离子型稀土;太沙基模型;毛细上升;模型修正;渗透系数;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