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量子点同步荧光探针测定Cr(Ⅵ)
来源期刊:分析试验室2016年第9期
论文作者:马红燕 谢卓凡 朱培元 郝红芳 姜磊
文章页码:1056 - 1059
关键词:碳量子点;同步荧光;Cr(Ⅵ);牛血清白蛋白;
摘 要:以牛血清白蛋白作为碳源,采用一锅法直接酸化合成碳量子点,通过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其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在p H=7.40的TrisHCl缓冲介质中,用同步荧光法研究了碳量子点与Cr(Ⅵ)之间的相互作用。Cr(Ⅵ)使碳量子点的同步荧光强度降低,加入CTM AB后,体系的同步荧光猝灭值ΔF进一步增大。当Cr(Ⅵ)浓度在2.4×10-68.0×10-5mol/L时,体系的同步荧光猝灭值ΔF与Cr(Ⅵ)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8.4×10-7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0.58%(n=5,c=4.0×10-5mol/L)。用该法测定自来水和延河水中的Cr(Ⅵ),结果满意。通过探讨不同温度对猝灭常数的影响以及吸收光谱的变化,确定了碳量子点与Cr(Ⅵ)之间的猝灭机理。
马红燕,谢卓凡,朱培元,郝红芳,姜磊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省反应工程重点实验室
摘 要:以牛血清白蛋白作为碳源,采用一锅法直接酸化合成碳量子点,通过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其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在p H=7.40的TrisHCl缓冲介质中,用同步荧光法研究了碳量子点与Cr(Ⅵ)之间的相互作用。Cr(Ⅵ)使碳量子点的同步荧光强度降低,加入CTM AB后,体系的同步荧光猝灭值ΔF进一步增大。当Cr(Ⅵ)浓度在2.4×10-68.0×10-5mol/L时,体系的同步荧光猝灭值ΔF与Cr(Ⅵ)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8.4×10-7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0.58%(n=5,c=4.0×10-5mol/L)。用该法测定自来水和延河水中的Cr(Ⅵ),结果满意。通过探讨不同温度对猝灭常数的影响以及吸收光谱的变化,确定了碳量子点与Cr(Ⅵ)之间的猝灭机理。
关键词:碳量子点;同步荧光;Cr(Ⅵ);牛血清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