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广西金牙金矿载金硫化物化学成分特征及其对成矿物源的指示

来源期刊: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5年第5期

论文作者:李院强 庞保成 吕嘉文 刘奕志 李培荣 周业泉 蒋新红 刘旭

文章页码:27 - 82

关键词:载金硫化物;化学成分;成矿物源;金牙金矿;广西;

摘    要:金牙金矿是桂西北地区最早发现、也是国内较典型的卡林型金矿之一,矿体受桂西—百色断褶带北东侧近南北向次级断裂控制,赋存于三叠系百逢组细砂—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中。地质、岩相学和载金硫化物电子探针分析研究表明,金牙金矿至少发育两个阶段的热液矿物组合,多数热液矿物具有多世代的特征;黄铁矿和毒砂中As与S呈负相关关系,Au与As相关关系不明显,但不同阶段的黄铁矿Au与As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沉积期大部分测试点Au、As含量较低,成岩期Au、As含量明显升高;成矿期各阶段热液黄铁矿均含有较高Au、As含量;其包裹的交代残余黄铁矿中Au、As变化较大,这可能是由于受后期热液作用使Au、As发生了活化迁移的结果。黄铁矿Co、Ni分析表明,矿石中黄铁矿主要为热液成因,围岩中黄铁矿主要为沉积成因,蚀变围岩中黄铁矿两种成因兼有;环带状黄铁矿核部(Py2?)既有沉积成因又有热液成因特征,可能是由于沉积成岩期的沉积成因型黄铁矿受后期热液作用叠加改造变化的结果;其Au、As含量均低于中部和边部,推断认为可能是由于沉积—成岩阶段的黄铁矿在后期构造或热液作用过程中,将其Au、As熔解并搬运、迁移,使核部表现出Au、As含量降低的现象。新鲜围岩中黄铁矿和毒砂均含有一定量的Au,且成矿热液的S来自其流经地层中的S,推断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围岩地层。矿区内虽未发现岩浆岩,而据前人分析不排除有含Au质岩浆岩沿深大断裂上升迁移贡献金源的可能性,但岩浆岩是否参与成矿,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根据以上分析,推断成矿作用可能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沉积成岩期Au预富集→成矿期萃取先期富集成矿物质形成含矿流体上升迁移,在有利的场所卸载成矿并使围岩矿化蚀变→成矿期后受风化和淋滤作用形成氧化矿石。

详情信息展示

广西金牙金矿载金硫化物化学成分特征及其对成矿物源的指示

李院强1,庞保成1,2,吕嘉文1,刘奕志1,2,李培荣1,周业泉1,蒋新红1,刘旭1

1.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 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

摘 要:金牙金矿是桂西北地区最早发现、也是国内较典型的卡林型金矿之一,矿体受桂西—百色断褶带北东侧近南北向次级断裂控制,赋存于三叠系百逢组细砂—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中。地质、岩相学和载金硫化物电子探针分析研究表明,金牙金矿至少发育两个阶段的热液矿物组合,多数热液矿物具有多世代的特征;黄铁矿和毒砂中As与S呈负相关关系,Au与As相关关系不明显,但不同阶段的黄铁矿Au与As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沉积期大部分测试点Au、As含量较低,成岩期Au、As含量明显升高;成矿期各阶段热液黄铁矿均含有较高Au、As含量;其包裹的交代残余黄铁矿中Au、As变化较大,这可能是由于受后期热液作用使Au、As发生了活化迁移的结果。黄铁矿Co、Ni分析表明,矿石中黄铁矿主要为热液成因,围岩中黄铁矿主要为沉积成因,蚀变围岩中黄铁矿两种成因兼有;环带状黄铁矿核部(Py2?)既有沉积成因又有热液成因特征,可能是由于沉积成岩期的沉积成因型黄铁矿受后期热液作用叠加改造变化的结果;其Au、As含量均低于中部和边部,推断认为可能是由于沉积—成岩阶段的黄铁矿在后期构造或热液作用过程中,将其Au、As熔解并搬运、迁移,使核部表现出Au、As含量降低的现象。新鲜围岩中黄铁矿和毒砂均含有一定量的Au,且成矿热液的S来自其流经地层中的S,推断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围岩地层。矿区内虽未发现岩浆岩,而据前人分析不排除有含Au质岩浆岩沿深大断裂上升迁移贡献金源的可能性,但岩浆岩是否参与成矿,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根据以上分析,推断成矿作用可能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沉积成岩期Au预富集→成矿期萃取先期富集成矿物质形成含矿流体上升迁移,在有利的场所卸载成矿并使围岩矿化蚀变→成矿期后受风化和淋滤作用形成氧化矿石。

关键词:载金硫化物;化学成分;成矿物源;金牙金矿;广西;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