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地区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孔隙演化定量分析
来源期刊:中国锰业2018年第2期
论文作者:陈佩佩 胡望水
文章页码:138 - 140
关键词:孔隙演化;孔隙结构;成岩作用;特低渗;蓬二气藏;
摘 要:为探讨SDG地区储层孔隙演化,在对储层特征、储集空间及成岩作用研究的前提下,结合薄片鉴定成果,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的方法分析孔隙演化过程。研究区蓬二气藏储层孔隙以粒间溶蚀孔隙为主,其次为次生粒内溶孔,微裂缝的发育具有改善储层的渗透性的作用。根据原始孔隙度与分选系数的关系恢复出研究区储层初始孔隙度为39.6%,成岩初期压实损失23.7%的孔隙度;石英加大和高岭石沉淀,白云石胶结交代方解石,造成15.9%的孔隙度损失,并形成交代残余;区内溶蚀作用发育程度中等,长石、岩屑等不稳定颗粒溶蚀,形成次生孔隙,贡献了3.07%的孔隙度,改善了储层的渗透性。通过10个样品计算目前研究区蓬二气藏孔隙度平均值为7.7%,样品物性分析孔隙度平均值为7.72%,总体分析误差为0.26%,具有较高的吻合性,说明研究方法可行,计算结果较符合实际,可用于对类似储层孔隙演化的研究。
陈佩佩,胡望水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 要:为探讨SDG地区储层孔隙演化,在对储层特征、储集空间及成岩作用研究的前提下,结合薄片鉴定成果,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的方法分析孔隙演化过程。研究区蓬二气藏储层孔隙以粒间溶蚀孔隙为主,其次为次生粒内溶孔,微裂缝的发育具有改善储层的渗透性的作用。根据原始孔隙度与分选系数的关系恢复出研究区储层初始孔隙度为39.6%,成岩初期压实损失23.7%的孔隙度;石英加大和高岭石沉淀,白云石胶结交代方解石,造成15.9%的孔隙度损失,并形成交代残余;区内溶蚀作用发育程度中等,长石、岩屑等不稳定颗粒溶蚀,形成次生孔隙,贡献了3.07%的孔隙度,改善了储层的渗透性。通过10个样品计算目前研究区蓬二气藏孔隙度平均值为7.7%,样品物性分析孔隙度平均值为7.72%,总体分析误差为0.26%,具有较高的吻合性,说明研究方法可行,计算结果较符合实际,可用于对类似储层孔隙演化的研究。
关键词:孔隙演化;孔隙结构;成岩作用;特低渗;蓬二气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