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光固化巯基-乙烯基硅氮烷制备聚合物陶瓷前驱体的热裂解
来源期刊: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年第1期
论文作者:宋家乐 陈立新 王亚洲 王汝敏
文章页码:69 - 72
关键词:巯基-乙烯基;硅氮烷;热解;动力学;
摘 要:采用不同升温速率的热失重(TGA)研究了紫外光固化巯基-乙烯基硅氮烷共聚产物的热解动力学,并采用Kissinger、Friedman和Vachuska-Voboril等方法对热解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在300℃~450℃,450℃~600℃和700℃~800℃出现了三个明显的失重峰,且分解活化能随热解温度升高逐渐增大,反应级数变小。采用热失重-质谱联用(TGA-MS)和红外光谱对热解产生的气体及热解转化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热裂解历程,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主要是由于发生偶合脱氢、转胺基反应和脱羧反应产生了H2、NH3和CO2,硫主要是以H2S和SO2形式脱除,并伴有少量的噻吩;第三阶段以Si-C和C-H断裂产生H2和CH4气体为主。
宋家乐,陈立新,王亚洲,王汝敏
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空间应用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 要:采用不同升温速率的热失重(TGA)研究了紫外光固化巯基-乙烯基硅氮烷共聚产物的热解动力学,并采用Kissinger、Friedman和Vachuska-Voboril等方法对热解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在300℃~450℃,450℃~600℃和700℃~800℃出现了三个明显的失重峰,且分解活化能随热解温度升高逐渐增大,反应级数变小。采用热失重-质谱联用(TGA-MS)和红外光谱对热解产生的气体及热解转化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热裂解历程,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主要是由于发生偶合脱氢、转胺基反应和脱羧反应产生了H2、NH3和CO2,硫主要是以H2S和SO2形式脱除,并伴有少量的噻吩;第三阶段以Si-C和C-H断裂产生H2和CH4气体为主。
关键词:巯基-乙烯基;硅氮烷;热解;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