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底吹熔炼渣工艺矿物学研究

来源期刊:金属矿山2021年第3期

论文作者:汪金良 周瑞 刘远 刘彦青 罗仙平

文章页码:142 - 147

关键词:底吹熔炼渣;工艺矿物学;嵌布特征;解离度;

摘    要:为了回收铜渣中的有价金属,采用XRF、XRD、SEM、EDS和BPMA等分析手段对底吹熔炼铜渣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熔炼渣的主要成分、主要矿物成分、铜物相赋存状态,并对渣中重要矿物相的嵌布特征、嵌布粒度和主要矿物解离度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熔炼渣中主要有价金属为Cu、Fe、Pb、Zn等,杂质成分主要为SiO2。(2)熔炼渣中主要矿物为冰铜、铁橄榄石、铁酸盐和玻璃相;主要含铜矿物为冰铜、金属铜、黄铜矿和氧化铜等,以冰铜含量最高,分布率为92.69%。(3)熔炼渣中冰铜粒度分布不均匀,主要呈粗细不等的粒状或圆点状分布于渣中,与硫化铅、铁橄榄石、玻璃相、铁酸盐等矿物嵌布关系密切。(4)金属铜主要呈长粒状和圆粒状,产出的多数金属铜被铁酸盐、铁橄榄石、玻璃相等矿物包裹或连生。(5)铁酸盐在放大后呈叶状雏晶,与金属铜和冰铜关系密切,易与铁橄榄石和其他硫化矿紧密共生。(6)铁橄榄石与金属铜和冰铜关系密切,与铁酸盐相互包裹、夹杂、连生组成熔渣的基底物相。(7)玻璃相充填于铁酸盐、铁橄榄石、金属铜、冰铜粒间起胶黏作用。(8)主要含铜矿物金属铜与冰铜的单体解离度较低,分别为46.13%和33.81%,主要分布于-0.038+0.020 mm粒级内,因此对粗粒冰铜和金属铜进行回收的同时,也应注重细粒冰铜和金属铜的回收。

详情信息展示

底吹熔炼渣工艺矿物学研究

汪金良1,周瑞1,刘远2,刘彦青3,罗仙平4

1.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冶金化学学部2. 西部矿业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3. 青海铜业有限责任公司4. 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摘 要:为了回收铜渣中的有价金属,采用XRF、XRD、SEM、EDS和BPMA等分析手段对底吹熔炼铜渣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熔炼渣的主要成分、主要矿物成分、铜物相赋存状态,并对渣中重要矿物相的嵌布特征、嵌布粒度和主要矿物解离度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熔炼渣中主要有价金属为Cu、Fe、Pb、Zn等,杂质成分主要为SiO2。(2)熔炼渣中主要矿物为冰铜、铁橄榄石、铁酸盐和玻璃相;主要含铜矿物为冰铜、金属铜、黄铜矿和氧化铜等,以冰铜含量最高,分布率为92.69%。(3)熔炼渣中冰铜粒度分布不均匀,主要呈粗细不等的粒状或圆点状分布于渣中,与硫化铅、铁橄榄石、玻璃相、铁酸盐等矿物嵌布关系密切。(4)金属铜主要呈长粒状和圆粒状,产出的多数金属铜被铁酸盐、铁橄榄石、玻璃相等矿物包裹或连生。(5)铁酸盐在放大后呈叶状雏晶,与金属铜和冰铜关系密切,易与铁橄榄石和其他硫化矿紧密共生。(6)铁橄榄石与金属铜和冰铜关系密切,与铁酸盐相互包裹、夹杂、连生组成熔渣的基底物相。(7)玻璃相充填于铁酸盐、铁橄榄石、金属铜、冰铜粒间起胶黏作用。(8)主要含铜矿物金属铜与冰铜的单体解离度较低,分别为46.13%和33.81%,主要分布于-0.038+0.020 mm粒级内,因此对粗粒冰铜和金属铜进行回收的同时,也应注重细粒冰铜和金属铜的回收。

关键词:底吹熔炼渣;工艺矿物学;嵌布特征;解离度;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