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石家庄滹沱河地区地下水高硬度成因:影响因素及多元统计分析

来源期刊: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

论文作者:秦正峰 吴昊澜 薛强 刘菲 荆继红 杨晓芳

文章页码:64 - 72

关键词:地下水;硬度;多元统计分析法;滹沱河地区;

摘    要:以石家庄滹沱河典型地区为对象,运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研究了地下水高硬度的成因。研究区地下水总硬度超标严重,超标率为85.2%,地下水总硬度与pH和井深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性负相关,与TDS和NO3-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性正相关;聚类分析将地下水分成了3种类型,从Ⅰ类至Ⅲ类水, SO42-和Cl-以及Na+K毫克当量百分数在逐渐增大,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显著;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地下水化学组分(尤其是总硬度)的因素有:由工业和生活污染引起的钙镁碳酸盐及硅酸盐的溶滤作用和阳离子交换反应,农业生产产生的污染,地下水的氧化还原环境,其贡献率分别为56.3%、17.4%和12.5%。

详情信息展示

石家庄滹沱河地区地下水高硬度成因:影响因素及多元统计分析

秦正峰1,2,吴昊澜1,3,薛强1,刘菲1,荆继红4,杨晓芳3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3.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摘 要:以石家庄滹沱河典型地区为对象,运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研究了地下水高硬度的成因。研究区地下水总硬度超标严重,超标率为85.2%,地下水总硬度与pH和井深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性负相关,与TDS和NO3-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性正相关;聚类分析将地下水分成了3种类型,从Ⅰ类至Ⅲ类水, SO42-和Cl-以及Na+K毫克当量百分数在逐渐增大,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显著;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地下水化学组分(尤其是总硬度)的因素有:由工业和生活污染引起的钙镁碳酸盐及硅酸盐的溶滤作用和阳离子交换反应,农业生产产生的污染,地下水的氧化还原环境,其贡献率分别为56.3%、17.4%和12.5%。

关键词:地下水;硬度;多元统计分析法;滹沱河地区;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