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无碳化物贝氏体钢渗碳后的深冷处理

来源期刊:材料工程2017年第5期

论文作者:孙世清

文章页码:94 - 99

关键词:无碳化物贝氏体钢;渗碳;深冷处理;热磁分析;残留奥氏体;硬化;

摘    要:采用热磁分析、显微硬度分析与直读光谱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对无碳化物贝氏体钢进行渗碳后的深冷处理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无碳化物贝氏体钢在1193K渗碳空冷后,测试有效硬化层样品的热磁曲线,可以得到有效硬化层的深冷处理温度宜低于134K。经123K深冷处理和463K回火,有效硬化层残留奥氏体含量约为12.2%(质量分数)。通过深冷处理使渗碳钢近表面层得到显著硬化,再经低温回火使近表面层硬度均达到810HV1.0左右,渗碳钢的硬度梯度分布趋于合理。

详情信息展示

无碳化物贝氏体钢渗碳后的深冷处理

孙世清

摘 要:采用热磁分析、显微硬度分析与直读光谱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对无碳化物贝氏体钢进行渗碳后的深冷处理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无碳化物贝氏体钢在1193K渗碳空冷后,测试有效硬化层样品的热磁曲线,可以得到有效硬化层的深冷处理温度宜低于134K。经123K深冷处理和463K回火,有效硬化层残留奥氏体含量约为12.2%(质量分数)。通过深冷处理使渗碳钢近表面层得到显著硬化,再经低温回火使近表面层硬度均达到810HV1.0左右,渗碳钢的硬度梯度分布趋于合理。

关键词:无碳化物贝氏体钢;渗碳;深冷处理;热磁分析;残留奥氏体;硬化;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