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云南大红山矿区热液脉型多金属矿控矿因素及找矿前景

来源期刊:现代矿业2016年第1期

论文作者:王崇军 彭昭银

文章页码:107 - 110

关键词:热液脉型;矿床地质特征;矿化成因;成矿模式;控矿因素;找矿远景;成矿物质来源;

摘    要:大红山铁铜多金属矿地处扬子地台西南缘,区内大红山群曼岗河组第四段为主要的含矿层位。区内热液脉状矿化发育普遍,矿脉以石英脉为主,多产于张扭性NE—SW向和NW—SE向断裂构造及其旁侧裂隙带中,构成多条近平行排列的矿脉带,具有数量多、连续性差、范围广等丛聚性分布特征。在分析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矿化成因、成矿模式、控矿因素进行了详细讨论,并对区内找矿前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大红山矿区热液脉型多金属矿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其成矿物质来源于围岩地层(含矿层);2针对热液脉型矿化沿不整合面或层间构造裂隙的"顺层"产出特征,找矿工作应在矿化产出相对集中且构造发育的地区开展。

详情信息展示

云南大红山矿区热液脉型多金属矿控矿因素及找矿前景

王崇军,彭昭银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

摘 要:大红山铁铜多金属矿地处扬子地台西南缘,区内大红山群曼岗河组第四段为主要的含矿层位。区内热液脉状矿化发育普遍,矿脉以石英脉为主,多产于张扭性NE—SW向和NW—SE向断裂构造及其旁侧裂隙带中,构成多条近平行排列的矿脉带,具有数量多、连续性差、范围广等丛聚性分布特征。在分析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矿化成因、成矿模式、控矿因素进行了详细讨论,并对区内找矿前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大红山矿区热液脉型多金属矿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其成矿物质来源于围岩地层(含矿层);2针对热液脉型矿化沿不整合面或层间构造裂隙的"顺层"产出特征,找矿工作应在矿化产出相对集中且构造发育的地区开展。

关键词:热液脉型;矿床地质特征;矿化成因;成矿模式;控矿因素;找矿远景;成矿物质来源;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