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基于SBAS-InSAR的关闭矿井地表形变规律研究

来源期刊:工矿自动化2021年第2期

论文作者:余昊 陈炳乾 康建荣 梅寒

文章页码:45 - 51

关键词:关闭矿井;地表形变;地表二次形变;开采沉陷;InSAR;SBAS;短基线集干涉测量;

摘    要:矿井关闭后,煤岩体在应力、地下水、氧气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风化劣化、强度降低,采动破裂岩体的应力和承载能力发生改变,易导致采空区地表发生二次形变。现有研究多是集中在矿区开采过程中的地表形变监测,而针对矿井关闭后的地表形变监测研究较少。为探明矿井关闭后地表的形变规律,利用2015-12-21—2019-12-24的62景Sentinel-1A影像,采用短基线集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获取了徐州西部关闭矿井(包括庞庄矿、夹河矿和张小楼矿)4a内时间序列的地表形变结果和形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3个矿区内地表最大沉降速率达-48mm/a,4a累计最大下沉178mm;夹河矿地表呈现先下沉后抬升现象,而庞庄矿、张小楼矿地表持续下沉;4a内3个矿区地表最大倾斜变形为1.70mm/m,最大曲率变形为-0.039mm/m2;通过插值统计计算得到庞庄矿、夹河矿和张小楼矿地表形变大于10mm的形变面积分别为10.5,13.7,11.6km2,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详情信息展示

基于SBAS-InSAR的关闭矿井地表形变规律研究

余昊1,陈炳乾1,2,康建荣1,梅寒1

1. 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2.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摘 要:矿井关闭后,煤岩体在应力、地下水、氧气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风化劣化、强度降低,采动破裂岩体的应力和承载能力发生改变,易导致采空区地表发生二次形变。现有研究多是集中在矿区开采过程中的地表形变监测,而针对矿井关闭后的地表形变监测研究较少。为探明矿井关闭后地表的形变规律,利用2015-12-21—2019-12-24的62景Sentinel-1A影像,采用短基线集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获取了徐州西部关闭矿井(包括庞庄矿、夹河矿和张小楼矿)4a内时间序列的地表形变结果和形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3个矿区内地表最大沉降速率达-48mm/a,4a累计最大下沉178mm;夹河矿地表呈现先下沉后抬升现象,而庞庄矿、张小楼矿地表持续下沉;4a内3个矿区地表最大倾斜变形为1.70mm/m,最大曲率变形为-0.039mm/m2;通过插值统计计算得到庞庄矿、夹河矿和张小楼矿地表形变大于10mm的形变面积分别为10.5,13.7,11.6km2,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关键词:关闭矿井;地表形变;地表二次形变;开采沉陷;InSAR;SBAS;短基线集干涉测量;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