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pH值和煅烧温度对共沉淀法制备ITO纳米粉末的影响

来源期刊: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4年第3期

论文作者:段雨露 叶锐 闫星辰 戴诚 谭江 徐国富

文章页码:413 - 420

关键词:pH值;煅烧温度;化学共沉淀;前驱体;ITO;

摘    要:以纯度为99.99%的纯金属In和SnCl4·5H2O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铟锡氧化物(ITO)纳米粉末。对ITO前驱体进行TG-DSC分析,并借助XRD、SEM、TEM、BET、XPS等分析测试方法对ITO粉末的物相组成、显微形貌和粒度进行表征;研究反应终点pH值和煅烧温度对制得的ITO粉末物相组成、显微形貌和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相中加入硅酸钠,反应温度为60℃,反应终点pH值约为8,陈化60 min,在750℃煅烧2 h的条件下,所制得的ITO纳米粉末不含SnO2相,为单相结构,是1种立方结构的In2O3固溶体;粉末纯度很高(99.99%),粒径均匀,颗粒尺寸在3060 nm之间,比表面积为34.26 m2/g,形貌为近球形,且团聚系数小。

详情信息展示

pH值和煅烧温度对共沉淀法制备ITO纳米粉末的影响

段雨露1,叶锐1,闫星辰1,戴诚1,谭江1,徐国富1,2,3

1.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3. 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 要:以纯度为99.99%的纯金属In和SnCl4·5H2O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铟锡氧化物(ITO)纳米粉末。对ITO前驱体进行TG-DSC分析,并借助XRD、SEM、TEM、BET、XPS等分析测试方法对ITO粉末的物相组成、显微形貌和粒度进行表征;研究反应终点pH值和煅烧温度对制得的ITO粉末物相组成、显微形貌和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相中加入硅酸钠,反应温度为60℃,反应终点pH值约为8,陈化60 min,在750℃煅烧2 h的条件下,所制得的ITO纳米粉末不含SnO2相,为单相结构,是1种立方结构的In2O3固溶体;粉末纯度很高(99.99%),粒径均匀,颗粒尺寸在3060 nm之间,比表面积为34.26 m2/g,形貌为近球形,且团聚系数小。

关键词:pH值;煅烧温度;化学共沉淀;前驱体;ITO;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