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缓倾斜中厚矿体矿柱回采的实践

来源期刊:采矿技术2008年第1期

论文作者:刘让 孙宏生 卢光远

文章页码:38 - 41

关键词:缓倾斜;中厚矿体;矿柱回采;留矿法;

摘    要:大红山铜矿设计采矿方法以小中段空场法为主、房柱法为辅,中段及盘区间柱矿量所占比重较大,采切设计矿柱损失率在21%左右,加上局部保护矿柱及场内损失,最终损失率接近30%。根据大红山铜矿矿体赋存条件,结合矿山常用的小中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和房柱法的相关回采情况,对顶板和充填体进行了稳定性分析,通过分析研究,对部分矿柱分别采用了有底部结构的留矿法和无底部结构的留矿法进行了回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矿柱回采率在50%以上,从而使损失率指标进一步优化。

详情信息展示

缓倾斜中厚矿体矿柱回采的实践

刘让,孙宏生,卢光远

摘 要:大红山铜矿设计采矿方法以小中段空场法为主、房柱法为辅,中段及盘区间柱矿量所占比重较大,采切设计矿柱损失率在21%左右,加上局部保护矿柱及场内损失,最终损失率接近30%。根据大红山铜矿矿体赋存条件,结合矿山常用的小中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和房柱法的相关回采情况,对顶板和充填体进行了稳定性分析,通过分析研究,对部分矿柱分别采用了有底部结构的留矿法和无底部结构的留矿法进行了回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矿柱回采率在50%以上,从而使损失率指标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缓倾斜;中厚矿体;矿柱回采;留矿法;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