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粉末尺寸对Ti(C,N)基金属陶瓷烧结特性和组织结构的影响
来源期刊:粉末冶金技术2003年第4期
论文作者:郑勇 游敏 刘文俊 娜日松 袁泉 熊惟皓
关键词:Ti(C,N)基金属陶瓷; 原始粉末尺寸; 烧结特性;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摘 要:用热分析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主要硬质相分别以亚微粉、亚微粉与纳米粉的混合粉(以下简称混合粉)、纳米粉为原料制成的Ti(C,N)基金属陶瓷的烧结特性、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主要硬质相TiC、TiN的粉末粒度越细,金属陶瓷的液相点越低,并且其快速致密化过程开始得越早,但主要硬质相全为纳米粉时,最终无法使其达到较高的致密度.用亚微粉制得的金属陶瓷具有常规金属陶瓷的典型结构,即"黑芯-白壳".用纳米混合粉制得的金属陶瓷,没有明显Rim相的小颗粒和具有"白芯-黑壳"结构的小颗粒的数量大大增加,而具有"黑芯-白壳"结构的大颗粒的数量没有明显的增加.部分纳米粉的加入使金属陶瓷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郑勇1,游敏1,刘文俊1,娜日松1,袁泉1,熊惟皓2
(1.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宜昌,443002;
2.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74)
摘要:用热分析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主要硬质相分别以亚微粉、亚微粉与纳米粉的混合粉(以下简称混合粉)、纳米粉为原料制成的Ti(C,N)基金属陶瓷的烧结特性、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主要硬质相TiC、TiN的粉末粒度越细,金属陶瓷的液相点越低,并且其快速致密化过程开始得越早,但主要硬质相全为纳米粉时,最终无法使其达到较高的致密度.用亚微粉制得的金属陶瓷具有常规金属陶瓷的典型结构,即"黑芯-白壳".用纳米混合粉制得的金属陶瓷,没有明显Rim相的小颗粒和具有"白芯-黑壳"结构的小颗粒的数量大大增加,而具有"黑芯-白壳"结构的大颗粒的数量没有明显的增加.部分纳米粉的加入使金属陶瓷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Ti(C,N)基金属陶瓷; 原始粉末尺寸; 烧结特性;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