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InSAR技术与GIS结合监测地下水开采区地表沉降
来源期刊: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
论文作者:吴岳 汪云甲 闫世勇 刘立龙
文章页码:635 - 640
关键词:地表沉降;IPTA时序分析;Bash脚本;GIS;京杭大运河;
摘 要:介绍了时序InSAR分析技术的优点与可行性。针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导致的地表沉陷问题进行研究,利用17景时间跨度为2007—2010年的ENVISAT ASAR数据,采用IPTA时序处理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沧州地区的地表沉降进行直观而全面的分析,得到了该地区的累计沉降过程与平均沉降速率,同时对京杭运河段进行提取分析。结果表明:以城区为中心,与附近县形成一个较为明显的沉降漏斗的地势,城区表现相对稳定,沉降速率保持在4 mm/a以下,部分区域抬升,抬升速率不大。沧州市运河段贯穿沉降漏斗区域,中部地区较为稳定,北部与南部地区下沉且沉降速率在20 mm/a左右。
吴岳1,2,汪云甲1,2,闫世勇1,2,刘立龙3
1.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2. 中国矿业大学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3. 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摘 要:介绍了时序InSAR分析技术的优点与可行性。针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导致的地表沉陷问题进行研究,利用17景时间跨度为2007—2010年的ENVISAT ASAR数据,采用IPTA时序处理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沧州地区的地表沉降进行直观而全面的分析,得到了该地区的累计沉降过程与平均沉降速率,同时对京杭运河段进行提取分析。结果表明:以城区为中心,与附近县形成一个较为明显的沉降漏斗的地势,城区表现相对稳定,沉降速率保持在4 mm/a以下,部分区域抬升,抬升速率不大。沧州市运河段贯穿沉降漏斗区域,中部地区较为稳定,北部与南部地区下沉且沉降速率在20 mm/a左右。
关键词:地表沉降;IPTA时序分析;Bash脚本;GIS;京杭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