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锯末粒度对镁橄榄石-SiO2多孔陶粒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耐火材料2017年第2期

论文作者:李桂娟 李淑静 李远兵

文章页码:112 - 117

关键词:镁橄榄石细粉;电瓷废料;锯末;多孔陶粒;孔结构;Cu2+吸附;

摘    要:为了提高镁橄榄石细粉和电瓷废料的综合利用水平,开发了一种环境友好的污水处理用吸附剂。以粒度≤0.074 mm的镁橄榄石细粉和粒度≤0.074 mm的电瓷废料为主要原料,以在搅拌磨中分别研磨0、6、12、18和24 h后制备的不同粒度的锯末为造孔剂,经造粒和1 050℃保温3 h热处理后制备了镁橄榄石-SiO2多孔陶粒,研究了造孔剂粒度对镁橄榄石-SiO2多孔陶粒性能及孔结构的影响,并探究了所制备多孔陶粒对Cu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造孔剂的粒度减小会提高镁橄榄石-SiO2多孔陶粒的强度,降低其显气孔率;造孔剂经研磨18 h后,孔径明显减小,颗粒强度达到351 N,显气孔率减小到35%;随着溶液中Cu2+起始浓度的增加,多孔陶粒对Cu2+的吸附量呈上升趋势,而Cu2+去除率随着溶液Cu2+起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详情信息展示

锯末粒度对镁橄榄石-SiO2多孔陶粒性能的影响

李桂娟,李淑静,李远兵

武汉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 要:为了提高镁橄榄石细粉和电瓷废料的综合利用水平,开发了一种环境友好的污水处理用吸附剂。以粒度≤0.074 mm的镁橄榄石细粉和粒度≤0.074 mm的电瓷废料为主要原料,以在搅拌磨中分别研磨0、6、12、18和24 h后制备的不同粒度的锯末为造孔剂,经造粒和1 050℃保温3 h热处理后制备了镁橄榄石-SiO2多孔陶粒,研究了造孔剂粒度对镁橄榄石-SiO2多孔陶粒性能及孔结构的影响,并探究了所制备多孔陶粒对Cu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造孔剂的粒度减小会提高镁橄榄石-SiO2多孔陶粒的强度,降低其显气孔率;造孔剂经研磨18 h后,孔径明显减小,颗粒强度达到351 N,显气孔率减小到35%;随着溶液中Cu2+起始浓度的增加,多孔陶粒对Cu2+的吸附量呈上升趋势,而Cu2+去除率随着溶液Cu2+起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关键词:镁橄榄石细粉;电瓷废料;锯末;多孔陶粒;孔结构;Cu2+吸附;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