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钢连续驱动摩擦焊接头力学性能及金属间化合物形态特征
来源期刊:材料导报2019年第16期
论文作者:张昌青 王维杰 刘雄波 金鑫 秦卓 荣琛
文章页码:2740 - 2745
关键词:连续驱动摩擦焊;异种金属;金属间化合物;低碳钢;铝;
摘 要:采用连续驱动摩擦焊对1050工业纯铝和Q235低碳钢进行焊接,分别对接头的拉伸性能、室温冲击强度和弯曲试验进行分析论证,通过SEM、EDS、XRD分析接头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s)的形态特征及组成。结果表明:焊接过程中焊接界面不同区域加热功率的差异导致了Fe、Al界面扩散行为的不同,最终导致界面IMCs形态的差异;界面中心区域的IMCs为细小针片状的Fe3Al,距界面中心1/2R处为棒状的FeAl,距界面中心2/3R处为方棒状的FeAl3;界面中存在的Fe3Al和FeAl与其他富铝的IMCs相比具有更好的延展性。
张昌青,王维杰,刘雄波,金鑫,秦卓,荣琛
摘 要:采用连续驱动摩擦焊对1050工业纯铝和Q235低碳钢进行焊接,分别对接头的拉伸性能、室温冲击强度和弯曲试验进行分析论证,通过SEM、EDS、XRD分析接头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s)的形态特征及组成。结果表明:焊接过程中焊接界面不同区域加热功率的差异导致了Fe、Al界面扩散行为的不同,最终导致界面IMCs形态的差异;界面中心区域的IMCs为细小针片状的Fe3Al,距界面中心1/2R处为棒状的FeAl,距界面中心2/3R处为方棒状的FeAl3;界面中存在的Fe3Al和FeAl与其他富铝的IMCs相比具有更好的延展性。
关键词:连续驱动摩擦焊;异种金属;金属间化合物;低碳钢;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