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702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171页。用时:0小时0分0秒225毫秒
图4-16(a) 为一个三层频散介质CMP正演模型图, 其第一层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1=8, ε01=6, 第二层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2=10, ε02=8, 第三层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3=12, ε03=10.其他模型参数和CMP正演参数与图4-14(a)相同.图4-16(b)为图4-13(a)所示的三层频散介质模型正演得到的CMP剖面图, 由图可知: 地滚波, 两条双曲线反射波清晰可见.与图4-14(b)相比, 图4-16(b)中的地滚波, 双曲线反射波的子波都变宽.对图4-16(b)中地滚波进行切除处理, 并进行CMP数据处理可得到图4-17(a)所示的CMP剖面, 由图中可见, ......
1.矩形单元棱边基函数 假设二维求解区域已被剖分成许多个矩形单元, 如图6-10所示.如果图中x方向有nx个单元, y方向有ny个单元, 那么其单元数为nx×ny个, 表示电场Ex方向的分量有nx×(ny+1)个, 电场Ey方向的分量有(nx+1)×(ny)个. 对于任意一个矩形单元而言, 它的边长在x方向和y方向分别为lex和ley, 它的中心位于(xec, yec), 如图6-11所示. 图6-10 矩形单元单元编号与棱边编号示意图 图6-11 矩形棱边单元 如果单元每边被赋予一个不变的切向场分量, 那么, 该单元中的场可展开为: 式中, ......
1.四面体单元棱边基函数 在三维问题求解式中, 四面体是最简单, 最适合离散任意体积的单元.设问题的求解域为V, 其边界为S.采用商业软件将区域V剖分为若干个四面体单元, 记录这些单元的节点坐标.对所有四面体单元上的节点进行局部和全局编码. 通过与二维三角形棱边基函数类似的操作, 我们可以得到与二维类似的一些数组, 以便进行有限元分析求解的工作. 矢量基函数的获得是建立在标量基函数的线性插值函数(体坐标)的基础上的, 因此我们首先要介绍四面体单元的线性插值基函数.如图6-16所示, 空间中的四个点1, 2, 3, 4组成一个四面体单元, 体积为Ve, 式中, xi, yi, zi......
1.三角形单元棱边基函数 矩形单元的主要缺点是无法拟合复杂构造, 因此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时, 有必要使用三角单元.如图6-12所示的三角形单元, 文献[140]给出了其棱边基函数的推导过程.首先考虑该三角单元的面积坐标Le1, Le2和Le3. 式中: a1=y2-y3, b1=x3-x2, ci=x2y3-x3y2; a2=y3-y1, b2=x1-x3, c2=x3y1-x1y3; a3=y1-y2, b3=x2-x1, c3=x1y2-x2y1; , 是三角单元Δijm的面积, (x1, y1), (x2, y2]及(x3, y3)分别为三个顶点的坐标. 图6......
1.矿体面积误差计算(表8-7)与对比 矿体面积相对误差 Sr=[(Su-Sc)/Su]×100%, 式中 Su--生产勘探圈定开采矿体面积; Sc--地质勘探圈定的工业矿体面积. 表8-7 矿体面积误差计算表 2.矿体面积重合率的计算(表8-8)与对比 矿体面积重合率 Dr=(Sd/Su)×100% 式中 Sd--开采矿体与勘探圈定矿体重合面积; Su--开采矿体面积. 表8-8 矿体面积重合率计算表 从表8-7,8-8中可以看出矿体面积误差变化不大,面积重合率也比较大;只有-50米,-70米中段矿体面积误差偏大,这是由于矿体形态不规则,地质勘探工程网度偏浠(60×50-120×100米),控制程度差所造成的.生产探矿工程网......
完成全区Cu,Pb,Zn三元素图象处理总有效数据量为32028个(每个元素为10676个).共采用了5种图象处理方法,分别是地球化学场灰级图显示,彩色编码增强,假彩色合成增强,矩阵变换增强和集群分类显示.前两种方法为单变量图象处理,后三种属于综合信息图象处理. ......
在成熟矿集区尤其是资源危机矿山, 找矿勘探工作正在向深部三度空间发展.随着探查深度的增加, 钻探工程等探查手段的花费成本也在不断增高, 因此, 采用成本相对偏低的物化探技术手段不失为一种合适的选择. 虽然物化探技术凭借其定量化的探测手段和较低的探测成本, 在很多区域都取得了良好的探测效果, 但不可否认的是, 在某些区域由于物化探技术易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 其探测的结果与现实差距较大, 尤其是在生产矿山, 生产电力和巷道设施对电法探矿, 土壤和水污染对地球化学探测都有明显的干扰, 影响了物化探方法的效果与异常解释. 因此, 为了较好地利用物化探技术手段, 筛选出适于深部找矿的方法, 迫切需要对物化探技术的探测效果进行评价和度量.本书提出了一种物化探技术有效性评价方法, 该方法是基于剖面对比的. ......
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是根据高频脉冲电磁波在地下不同物性介质之间的反射及绕射等波动规律, 来探测地下结构和特性的地球物理方法[1, 2].近几年来, GPR以其操作简单, 分辨率高, 无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勘察[3, 4], 无损检测[5-7]等众多领域, 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规则模型计算时, 具有模型离散误差小, 计算精度高的优势.然而, 随着GPR正演及逆时偏移日益细化, 复杂化的发展趋势, 若采用上述规则网格对复杂结构进行离散会产生较大的离散误差, 降低求解精度.传统算法基于均匀网格剖分, 需要采用统一的精细网格以减少模型离散误差, 这直接导致网格和节点数目急剧增大, 计算效率降低.此外, 目前GPR实测资料的解释仍主要依靠常规介质的正演模拟结果.然而, GPR探......
在实验区测量中,有六口已知钻井,位于五星构造带的断层一背斜圈闭,其中星6井,星A4-6,为产油井,2A4-6为刚刚试油的产气井,其余三口井均没有完钻,将钻井周围测得的各类指标数据点位在平面图上,可以看到如下特征(图6-12). 图6-12 井区地球化探指标异常分布图 1ΔC的分布特征 ΔC最大值为0.146,位于2A2--2东部,最低值为0.08,位于星6井与2A4-6之...利的油气聚集区相对应. 2乙烷与丁烷的分布特征 现代研究证明表生地球化学作用一般不能生成乙烷及重烃,因此,地表土壤形成的乙烷及重烃类异常被看作是地下油气藏在地表的反映.生产实践也证明,在非油气区的近地表土壤中不会产生乙烷及重烃类气体的异常,这样一旦在油气化探中发现了乙烷和重烃类异常就应视为捕捉到了地下油气藏的信息,在获得了乙烷及重烃异常的含油气远景区中,分别去细致研究某些乙烷和重烃类气体的分布......
上述硐探工程中平硐, 石门和斜井都是以最少的工作量达到见矿为目的, 另一个作用为运输巷道, 只有沿脉坑道或穿脉坑道才是直接探矿用的.沿脉坑道使用时主要有两种情况: (1)当矿体厚度大于坑道宽度, 矿体走向比较稳定, 一般把沿脉坑道布于矿体下盘附近, 然后再定距离开掘穿透矿体的穿脉坑道, 见图4-11(a).此时坑道事先定向(称定向沿脉坑道). 图4-11 (2)当矿体厚度较小, 坑道可完全或基本完全控制时使用不定向沿脉坑道[见图4-11(b)], 这种随矿体走向变化而变化的沿脉平硐, 其优点是节省工作量, 缺点是对地质编录, 施工, 刻槽取样等工作带来一些困难和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