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3206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321页。用时:0小时0分0秒157毫秒
对于锌置换,活性炭吸附等作业后的贫液含金量的控制分析,可采用加拿大柯明克·康矿的快速比色法.该矿连续加锌粉置换沉淀金的贫液,每小时取样一次进行控制分析,测定时间约15 min.其步骤是: 用1 500 mL锥形瓶取贫液1 000 mL,加入饱和NaCN液25 mL,饱和醋酸铅液7滴和锌粉2 g,用手摇动1 min左右,将沉淀的海绵铅移入瓷杯,加王水10 mL加热蒸发至近干,再加HCl 5 mL继续蒸发至2 mL左右,移入小试管.冷却后,小心滴加饱和SnCl2 4滴进行比色,不同颜色试样的含金量为: 粉红:0.02 g/t;蓝色:0.04 g/t;浅紫:0.06 g/t;深紫:0.08 g/t(如出现沉淀为0.1 g/t);黑色:>0.10 g/t. ......
镍锡混合盐除着青铜色系之外, 也可着仿不锈钢色, 香槟色和纯黑色. (1) 镍盐和亚锡盐的影响 锡盐为主, 两者共存时由于竞争还原提高了着色速度和均匀性.亚锡盐比单锡盐用量少且更稳定, 色调黄中透红更好看.镍盐以20~25 g/L为宜, 太高色偏暗, 但是纯黑色时宜升至45 g/L.一般亚锡盐6~8 g/L为宜.夏季取下限, 冬季用上限, 着纯黑色需升至10~12 g/L. (2) 着色添加剂 添加剂起着提高着色速度, 均匀性和防止亚锡水解等三大作用.我国自研的添加剂在稳定性, 着色均匀性, 消耗量和控制水平上可同国际上同类产品媲美.着色槽不经常使用时亚锡照样会氧化水解, 故也需适当补加. (3) 硫酸: 起防止锡盐水解和提高电导的双重作用, 游离硫酸控制在15~20 g/L为宜.硫酸偏低光泽性好些, 但亚锡稳定性下降; 酸太高着色速度和光泽下降.只有着纯黑色才升至25 g/L......
离子交换色层法是分离稀土元素,生产单一稀土化合物的另一重要方法,它具有分离效率高 ,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投资较少等特点.尽管溶剂萃取法分离稀土取得了很大进展,它在生产效率,规模和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离子交换色层法在生产单一稀土化合物 ,特别是在分离提纯除钇以外的重稀土方面,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稀土元素之间的性质极为相似,所以仅仅利用树脂对不同稀土离子选择性的差别,借简单离子交换法不能实现稀土元素的分离,而必须采用色层分离的方法.离子交换色层法与简单离子交换法的区别在于,前者采用配合剂作淋洗剂,并在稀土吸附柱后串联了若干根分离柱,分离柱上有时吸附有其它金属(如铜)的离子,称为延缓离子.稀土的分离主要靠它们及延缓离子与淋洗剂配合能力的差异. 随着淋洗过程的进行,稀土吸附带中的稀土离子在吸附柱与分离柱中反复发生吸附-解吸过程.与淋洗剂配合更稳定的离子逐渐富集于带前,而配合......
气相色谱分析是测定气氛中几乎所有气体浓度的一种快速的方法.把少量混合气体试样引入分析仪, 用稳定流动的载气(如氦气)带着试样通过分析柱.当试样通过分析柱时, 各成分被吸收或分离, 测定留在分析柱中气体的导热率或电离特性即可测得各种成分的浓度. 气体色谱分析法通过各种分析柱可以有效地对几乎任何气体成分进行分析, 分析灵敏, 速度快; 缺点是缺乏自动控制的稳定性, 一般仅自动控制一种成分, 分析不连续, 仅能对气流进行定期分析.......
黑色涤棉及涤粘中长混纺织物,多采用分散兰与快璜素黑 (又名拉元)拼色印花工艺,印浆配方如下: 配方(g):分散兰5~10,三乙醇胺10毫升,5%海藻酸钠浆300,色酚AS-OL 30,色酚AS-G 4.5,凡拉明重氮磺酸钠盐 300,烧碱(36°Be′) 40毫升,5%中性红矾液 10毫升,扩散剂NNO 1~2,加水或浆配成1升. 割法:先将三乙醇胺加入浆内调匀.分散兰用扩散剂NNO 溶液溶解口凡拉明重氮磺酸钠盐用冷水调匀.色酚AS-OL和 AS-G用烧碱调成浆状,加沸水溶解后再冷至15℃左左.上述物料分别加入浆内后,搅匀,并加冰冷却15~20℃,然后加入海藻酸钠和中性红矾液,调匀后待用. ......
三氧化钼,三氧化钨薄膜的Raman光谱研究揭示,当这类薄膜经受阴极极化或者经受紫外线照射后出现112cm-1峰,124cm-1峰,150cm-1峰,280cm-1峰,336cm-1峰,376cm-1峰,820cm-1峰和994cm-1峰.这些峰值的显现归结于三氧化钼薄膜从非质状况逐步转为更有序的结晶状态,相对应的是,三氧化钼薄膜从无色透明状态转为淡蓝色,又转为深蓝色状态,这就是三氧化钼薄膜和三氧化钨薄膜的电致色现象(Electrochromic phenomenon). 韩国的Choy J H[1]等利用Raman光谱对微孔状纳米级结晶态三氧化钨(三氧化钼)薄膜的电致色过程进行了研究.该三氧化钨(或三氧化钼)膜的制备方法是将掺锡氧化铟玻璃浸渍在PAA聚丙烯酸和三氧化钨氨水混合溶液中,加热至约100℃,用1mol/L盐酸溶液处理使产物缩聚(Polycond ensation),此时钨酸铵......
高纯氯化锂中杂质Na+, K+, Mg2+, Ca2+对氯化锂的品质有重要影响, 常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和ICP-AES法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法分别测定其中各杂质含量, 操作繁琐费时, 消耗试剂多.ICP-AES法虽准确, 快速, 但样品前期处理相对复杂, 测定费用昂贵.采用离子色谱法, 可快速完成对氯化锂中Na+, K+, Mg2+和Ca2+等离子的定量测定. ......
随电解液温度的升高.离子扩散速度加快,着色速度也加快,色调加深.反之,则着色慢,色浅.温度过高,会加速亚锡盐的氧化和水解;温度太低,着色速度太慢.据资料介绍,电解液温度为15~25℃,对所着颜色影响不明显.当温度从16℃升到22℃时,所着色从绿古铜色变为红古铜色.为在规定的电压和时间得到色调统一,着色液的温度也必须控制,如在16~25℃选好一设定值后,温差应控制在±1~±2℃.......
矿物的条痕是指矿物在白色无釉瓷板上刻擦所留下粉末的颜色.故条痕色能够较真实地反映矿物的自色.条痕色可以取消假色, 减弱他色, 常比颜色更为固定.矿物的条痕色有的与其本身的颜色一致, 有的不一致, 条痕色在矿物鉴定中有重要意义. ......
对于现代建筑用的铝合金型材, 要求其在阳极氧化上色后表面的颜色均匀一致. 但在挤压时, 往往由于模孔棱角处金属受到的摩擦阻力较大, 物理变形也较大, 组织差异悬殊, 因此, 氧化上色后, 型材尖角处的颜色与其他部分不一致(见图4-5-29). 此外, 由于模孔工作带粗糙度高, 或模具表面粘有金属颗粒, 会造成型材表面擦伤, 划伤, 严重的挤压纹路等, 这些缺陷, 在氧化上色后暴露得更为明显, 致使型材表面颜色不一致. 修正的方法是将型材棱角部位修成均匀过渡的圆弧或斜角, 同时, 在修模后要仔细抛光工作带表面, 然后氮化, 以降低其表面粗糙度. 图4-5-29 氧化色不一致的修模方法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