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2394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240页。用时:0小时0分0秒217毫秒
(1)单风道变风量末端 这是最简单的变风量末端, 仅有一条送风道通过末端设备和送风口向室内送风.根据空调负荷的变化, 末端的送风量随着空调负荷的减少而相应减少, 这样可实现对室温, 室内最大及最小风量的有效控制, 可减少风机和制冷机的动力负荷. 这种组合只能对各房间同时加热或冷却, 无法实现在同一时期内有的房间加热, 有的房间冷却.当显热负荷减少时, 室内相对湿度也不易控制.因此, 此法仅适用于室内负荷比较稳定, 对室内相对湿度无严格要求的场合. (2)双风道变风量末端 这种机组具有冷热两个风道.当房间的送风量随着冷负荷的减少而达到最小风量时, 可开启热风阀向房间补充热量, 使系统的负荷得到有效的调节. 这种组合对房间的负荷适应性强, 能满足有的房间加热, 有的房间冷却的要求.由于负荷得到补偿, 最小风量得到控制, 室内的相对湿度可保持在较好的水平上.但此时系统需增加一条风......
图6-6给出了典型的粗轧机厚度计式AGC(GM-AGC)的控制系统配置框图. 图6-6 粗轧GM-AGC系统配置框图 粗轧时AGC只在每卷板坯轧制最末道次采用.出口板厚锁定为厚度计式AGC的参考值.厚度计(gauge-meter)厚度计算: 图6-7 精连轧机AGC系统配置框图 ......
又叫音频放大器,它包括低频电压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一般收音机中有一至两级低频电压放大.两级中的第一级称为前置低频放大器,第二级称为末级低频放大器.低频电压放大级应有足够的增益和频带宽度,同时要求其非线性失真和噪声都要小.功率放大器是用来对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用以推动扬声器还原声音,要求它的输出功率大,频率响应宽,效率高,而且非线性失真小. ......
目前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焊接方法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特别是冶金学, 金属学以及电工学的发展, 奠定了焊接工艺及设备的理论基础; 而冶金工业, 电力工业和电子工业的进步, 则为焊接技术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和技术条件.电子束焊, 激光焊等二十余种基本方法和成百种派生方法的相继发明及应用, 体现了焊接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地位.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全世界年产量45%的钢和大量有色金属(工业发达国家, 焊接用钢量基本达到其钢材总量的60%~70%), 都是通过焊接加工形成产品的.特别是焊接技术发展到今天, 几乎所有的部门(如机械制造, 石油化工, 交通能源, 冶金, 电子, 航空航天等)都离不开焊接技术.因此可以这样说, 焊接技术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先进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没有焊接技术的发展, 就不会有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今天. 在科学技术飞......
三相交流电源是由三相交流发电机产生的, 它是在单相交流发电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如图8-1所示, 在发电机定子(固定不动的部分)上嵌放了三相结构完全相同的线圈AX, BY, CZ(通称绕组), A, B, C三端称为首端, X, Y, Z则称为末端, 这三相绕组在空间位置上各相差120°.当发电机的转子磁场按图示方向以ω匀速旋转时, 3个绕组中就感应出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且相位彼此相差120°的三相电压, 这3个绕组就相当于3个独立的正弦电压源. 图8-1 三相交流发电机 若3个电压源的电压uA, uB, uC的幅值相等, 频率相同, 相位互差120°, 则此3个电压源的组合称为对称三相电压源, 简称三相电源(图8-2所示), 其正极性端标记为A, B, C, 负极性端标记为X, Y, Z.每一个电压源称为一相, 依次称为A相, B相, C相.三相电源的波形如图......
院力学所在70年代末所研制矗勺超动态应变仪框图[36].该应变仪采用的变换电路为电位计电路,如图3-66所示.当采用电桥电路时,在没有超动态应变仪的条件下,可以通过集成块辅以适当的外部电路自制宽频带高灵敏度放火器,只要设汁合理,这种电路完全可以满足高速冲击试验中信号检测的要求[37]. 图3-65 超动态应变仪结构框图 图3-66 电位计电路 3.冲击末速的测定 无论足落锤还是SHPB装代.都要求准确地测定冲锤撞击钎杆时的术速度,事实上, 只要冲击未速度测定准确,便可用冲击速度去标定其应力幅值.图3-67为常见的一种冲击末速测定系统.当冲锤碰撞弹性杆时,将会依次遮掉第一和第二个激光管光束,通过光电转换放大电路将分别产生使数频计汁数和停止的脉冲信号,这样即可计下两束激光距间的时间,又 图3-67 测速系统框图 由上式可知,ΔL越小,其......
自由沉降加速度也逐渐减小.当介质的阻力等于颗粒的重力时, 其沉降加速度为零, 沉降速度保持恒定.这一定速称之为颗粒的沉降末速 v0, 此时, Fp=Fg, 整理后为 式(1-3)表明, 当被分级的物质及所采用的介质一定(即δ, ρ, η一定)时, 沉降末速只与颗粒的直径大小有关.因此, 根据不同直径的颗粒的末速差异, 可对颗粒大小不同的颗粒进行分级.上式是基于假设流场为层流, 颗粒呈球形, 在介质中是以自由沉降形式进行.这些与实际情况都有较大差异.对于大颗粒物料来说, 往往颗粒形状影响较大, 因此实际应用式(1-3)时要引入形状修正系数(可从有关文献中获得).对于超细颗粒来说, 形状因素可忽略不计, 但其在沉降过程中往往要受到较多干扰, 应属于干涉沉降.对于同一颗粒, 其干涉沉降的末速度往往较自由沉降时末速度小, 因此对上式需进行修正.......
, 颗粒的沉降速度逐渐增大, 而反向介质阻力也随之增大.由于颗粒的重力是一定的, 因此随着介质阻力的增加, 沉降速度降低.最后, 当颗粒所受的重力与介质阻力达到平衡时, 沉降速度保持一定.此后, 颗粒即以该速度继续沉降, 这个速度称为沉降末速(以Vo表示, 单位cm/s). 由Fg=Fs, 得沉降末速(Vo)公式为: 上式即为微细球形颗粒的沉降末速公式, 称之为斯托克斯公式, 如果采用厘米, 克, 秒制, 上式可表示为: 如果介质为水, 常温时水的黏度η=0.01 Pa, 密度ρ=1 g/cm3, 于是可进一步简化为: 由上式可知, 在适当的介质(水或空气)中, 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 对于同一密度的颗粒, 沉降末速只与颗粒的直径有关.这样, 便可以根据颗粒沉降末速的不同, 实现按粒度大小来分级, 这就是重力分级的原理. 2非球形颗粒.以上是假设颗粒为球形导出的沉降......
水力分级是根据颗粒在运动介质中的沉降速度的不同, 将粒度范围宽的混合粒群分为若干粒度范围窄的粒群.在水力分级的过程中, 分级介质的运动形式大致有三种.一是介质的流动方向与颗粒沉降方向相反的垂直上升介质流: 二是介质流动方向与颗粒沉降方向接近垂直的水平介质流; 三是作旋转运动的介质流.
利用垂直上升介质流进行分级时, 颗粒在介质中的运动速度v等于颗粒在静止介质中的沉降末速v0与上升介质流速ua之差, 即
v=v0-ua (6-1)
由式(6-1)可知, v0>ua时, 颗粒在介质中下沉.v0
由上述沉降末速度的表达式(1-3)可知, 当被分级的物质, 介质及颗粒的粒径都相同时, 要提高颗粒的沉降末速度, 关键是要提高重力加速度g. 颗粒在离心力场中所受到的离心力Fc为 式(1-4)表明, 对于一定的颗粒及一定的介质, 其受到的离心力随旋转半径r和旋转角速度ω增大而增大, ω的增大效果最明显.在离心沉降过程中, 对于同一颗粒所受到的介质的阻力Fp为 当介质的阻力与离心力达到平衡时, 颗粒在离心力场中的沉降速度达最大值且为恒速 v0r, v0r可由Fc=Fp导出: 当颗粒极细时, 可采用斯托克斯阻力公式近似代替, 即 kρd2v20r≈3πηdv0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