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5231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524页。用时:0小时0分0秒144毫秒
所谓合理布置井巷,就是开采井巷的布局必须充分考虑矿床具体的水文地质条件,使得流入井巷和采区的水量尽可能小,否则将会使开采条件人为地复杂化.在布置开采井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区,矿床的开采顺序和井巷布置,应先从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涌水量小的地段开始,在取得治水经验之后,再在复杂的地段布置井巷.例如,在大水岩溶矿区,第一批井巷应尽可能布置在岩溶化程度轻微的地段,待建成了足够的排水能力和可靠的防水设施之后,再逐步向复杂地段扩展,这样既可利用开采简单地段的疏干排水工程预先疏排复杂地段的地下水,又可进一步探明其水文地质条件. (2) 井筒和井底车场选......
采矿活动触及地质环境层次,采矿工程改变地形地貌和岩土体力学平衡,破坏山体的完整性,导致其局部变形,断裂,脱离母体,在重力作用下迅速运动酿成地质灾害.最常见的与采矿有关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地裂缝及危岩,泥石流,地面沉降及塌陷等.......
采矿破坏景观的问题普遍存在,这里主要指在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遗迹保护区进行采矿活动而引发的景观环境问题.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剥土挖树损伤自然风景,采石烧灰破坏地质遗迹,运输爆破干扰名胜观光等.例如,在长江西陵峡风景区采石,在四川彭县用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石灰岩烧制石灰等等.这些活动的作用范围可能很小,对植被和山体的破坏也很局部,但对景观的伤害可能是致命的,轻则"大煞风景",重则使奇特景观或珍贵地质遗产不复存在.......
可采取的保障措施如下: (1) 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 1) 加强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尾矿综合利用支持力度,研究制定尾矿综合利用专项扶持政策.推动将符合标准的,与政府采购密切相关的尾矿综合利用产品纳入政府采购政策扶持范围,拉动尾矿综合利用产品的消费市场;进一步体现"生产者责任制"原则,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矿山企业按照规定足额提取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加强尾矿库治理及环境修复. 2) 启动尾矿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分别选择若干个资源濒临枯竭的大型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大型矿山集中区域,尾矿库安全闭库后复垦已经有较好基础的矿山作为示范项目,进行复垦级别及高附加值大宗利用技术应用试点,国家从财政现有资金渠道,投融资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 3) 对于尾矿综合利用效率高的企业或项目在资源配置和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适当的鼓励.加大尾矿综合利用技术改造支持力度.通过国债专项资金......
控制,当人员允许进入时,自动门开;当人员不允许进入时,自动门关闭.对于来到巷道的人员记录都自动进行保存,以便查询和生成报表. 12.4.3.3 巡检管理 矿山经常需要管理人员及巡检人员到达现场进行监督和巡视,在一些巡检人员必须到达的区域安装RFID读写器,就可以记录巡检人员携带的标签号及巡检时间等,以达到监督巡检人员的巡视状况的目的.......
由于矿山安全信息是一种活跃的,动态变化的,与空间位置密切相关的信息,所涉及的数据信息量十分巨大,因此科学,高效地进行安全监测信息的采集并进行实时有效的信息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矿山安全监测信息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对井下人员进行实时动态的管理,能够及时掌握井下人员的数量,位置并对其实施有效调度,达到协调生产,提高效率的目的.地理信息技术和井下动态监测的电子产品有机结合,建立井下人员安全监测系统,采取直观友好的可视化技术和井下位置查询分析技术的支持,可使井下监测数据充分发挥效能.这样,不仅能够从电子地图上直观分析井下实际情况,动态地监测井下人员,实时查询不同目标的各种信息;而且在事故发生时,配合救护专家数据库进行GIS空间数据分析,以最佳有效的方法寻找井下人员,把人员伤亡限制在最低线. (1) 矿山安全监测信息的采集.矿山安全监测信息所涉及的内容不论是其数量,还是类型,属性都应具有多样性和......
通过金属矿山环境工程研究,主要实现的发展目标有: (1) 减少矿业生产活动对区域内及周边环境的破坏,控制物质非正常扩散与危害形态,使开采资源有序放置并合理利用. (2) 综合规划资源转化途径,维护开采区域地质整体结构,以资源最大利用方式实现循环经济模式,并在终采期实现清洁生产目的. 建议增设和强化已有金属矿山环境工程研究机构,对所在省,市,自治区地域内金属矿山建立专门的环境参数信息库,确定国内各开采矿山环境破坏现状并确立长期治理计划,规定企业从其资源开采收益中按合理比例用于治理计划实施. 在矿山环评过程中设置环境参数信息表,除传统测量指标--水质监测,粉尘监测,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固体废物和噪声监测外,还应将地表覆土剩余量,植被覆盖率,各边坡坡度及含水状况等逐步纳入环境管理范围. 应使包括新建矿山在内的企业,在开采初期的设计中就明确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山复垦方案,形成较完善的技术标准......
永平铜矿矿区地处武夷山区, 地势南高北低.多为指状及孤立山丘, 最高山为天排山, 海拔474.7 m, 谷底海拔标高约100 m, 相对高差374.7 m.地形坡度一般为20°~30°, 山形陡峻, 沟谷侵蚀切割强烈, 呈"V"字形. 尖峰坡锡矿矿区地势总体东高西低, 东部为低山区, 往西逐渐过渡到丘陵, 岗地, 河谷阶地.地面标高一般为157.5~484.6 m, 最高为尖峰坡, 标高530.6 m, 最低位于西部的高湾附近, 标高56.7 m.相对高差一般为100~200 m, 最大达473.9 m.斜坡坡度多为20°~30°, 坡度最大处位于东部的彭山-红花尖一带, 达40°以上.冲沟比较发育, 除曾家垅溪沟长度大, 纵向坡度较陡外, 大部分冲沟短浅.矿区植被发育, 覆盖率高, 自然状态保持较好.矿区所在的彭山地区为构造剥蚀低山地貌.地形切割较强, 山坡陡峻, 沟谷遍布.全区最高......
金属非金属矿山环境问题相比其他类型矿产资源开发,既有共同点,又有自身特点,在有些方面还会更加突出.目前矿山环境问题的治理对策还停留在总体表述及管理的层面,如加强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健全法制,依法行政,强化监督管理,坚定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妥善解决矿山环境历史遗留问题等等,而少于对具体问题的详细技术对策.因此,需要结合目前金属矿山环境问题的突出危害,提出具体的研究方向.......
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中,凿岩,爆破,搬运,破碎等各个工序和环节都产生大量噪声,特别是对于地下有限空间来说,噪声的传播,叠加和反射,对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听力系统损伤尤为突出.噪声会损害人的内耳神经,影响听力.强度大,频率高的噪声,危害性就更大,超过100dB的噪声在2h内就能损害人的听觉,噪声还会影响睡眠和休息,分散注意力,影响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使人出现神经衰弱,血压不稳,心率加快,食欲下降等症状. 该领域主要研究方向有: (1) 噪声防护的职业接触人群听力损失的剂量-反应关系研究.金属矿山地下开采是在有限空间进行的工程作业,空间相对狭小,作业设备及工序产生的各种噪声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对作业人员听觉系统损害明显,为有效保护工人听力,通过开展剂量-反应研究,掌握听力损失的量变质变规律,建立听力损失的噪声强度与暴露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合理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