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3422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343页。用时:0小时0分0秒218毫秒
槽井探也称地表坑探工程,包括浅井,小圆井,探槽等,常用在勘探的初期阶段,借以揭露,追索和圈定地表矿体,被覆盖的地质界线以及查清地质构造等. (1)探槽.探槽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轻型山地工程,广泛地用来揭露2~2.5m浮土下的岩石或矿体,探槽的宽度一般为0.7~1.0m,深度一般不超过3m,长度决定于实际需要,可由数米到数百米,布置方向一般是垂直矿体或岩层的走向(图15-1). 图15-1 垂直矿体走向布置的探槽(平面图) (2)浅井.浅井是断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地表垂直坑道,一般用于勘探风化壳或浮土掩盖不深的层状,似层状矿体或砂矿床.在浅井下端时常连接一穿脉坑道,以用来横切矿体,取得沿厚度方向矿体变化的资料. (3)小圆井.小圆井是断面为圆形的浅井,用于浮土稳定,不需支护的地段,断面一般小于浅井,深度小于20m(表15-3). 表15-3 常用浅井断面规......
坑探包括平硐,石门,沿脉,穿脉,竖井和斜井等.它们常用在勘探后期,用来追索与圈定深部矿体,了解矿床深部地质构造等.常用的勘探坑道有水平的坑探工程,垂直的坑探工程和倾斜的坑探工程三种. 15.2.2.1 水平的坑探工程 (1)平硐.平硐是地表有出口的水平坑道,只在地形有起伏的条件下才能应用.它可以沿矿体走向或垂直矿体走向掘进,若矿体沿倾斜延伸很深时,可用数个平硐进行勘探,一般上下平硐间垂直距离应大于30~40m(图15-2). (2)石门.石门是在地表没有出口,在围岩中掘进,而且大致与矿体走向垂直的水平坑道.它主要用来连接竖井与沿脉和寻找被断层错失的矿体(图15-3). 图15-2 矿床的平硐勘探(剖面图) 图15-3 用石门寻找矿脉的错失部分(平面图) (3)沿脉.沿脉是指在地表无直接出口,在矿体内沿矿体走向掘进的水平坑道(图15-4......
应用FDTD进行实际GPR正演时, 因计算机的存储空间有限, 总是在某处把网格空间截断, 使之成为有限区域.这样一来, 在网格空间截断处就会产生强烈的非物理的电磁波的反射干扰波, 与无限大的地下空间不一致, 将严重影响计算结果的精确性, 尤其是截断边界处.如何处理截断边界, 使网格截断处不引起波的明显反射, 目前流行的处理技术是在截断处设置吸收边界条件, 使传输到截断处的波被边界吸收而不产生反射, 吸收边界条件的吸收效果对模拟精度起着关键作用, 也一直是探地雷达数值模拟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
目前对探采对比参数的允许误差和衡量标准还没有统一规定.以下列举我国若干矿山探采对比所用的部分资料,供对比参考. 表8-1 储量允许误差表 表8-2 B,C级储量对比参数允许误差表* 表8-3 海南铁矿北-矿体对比参数允许误差表 表8-4 弓长岭铁矿对比参数允许误差表 表8-5 凤凰山铁矿对比参数允许误差表 表8-6 大庙铁矿主要对比数参允许误差表 ......
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是根据高频脉冲电磁波在地下不同物性介质之间的反射及绕射等波动规律, 来探测地下结构和特性的地球物理方法[1, 2].近几年来, GPR以其操作简单, 分辨率高, 无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勘察[3, 4], 无损检测[5-7]等众多领域, 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规则模型计算时, 具有模型离散误差小, 计算精度高的优势.然而, 随着GPR正演及逆时偏移日益细化, 复杂化的发展趋势, 若采用上述规则网格对复杂结构进行离散会产生较大的离散误差, 降低求解精度.传统算法基于均匀网格剖分, 需要采用统一的精细网格以减少模型离散误差, 这直接导致网格和节点数目急剧增大, 计算效率降低.此外, 目前GPR实测资料的解释仍主要依靠常规介质的正演模拟结果.然而, GPR探......
在工程地质钻探钻进过程中, 按设计要求, 必须对规定的孔段层位进行既定项目的原位测试试验, 包括动力触探, 静力触探等.因此, 对原位测试设备进行了解, 掌握很有必要.下面就动力触探试验设备加以介绍. 动力触探是利用一定的落锤能量, 将一定形状和一定尺寸的触探头打入土层中, 根据打入时的难易程度(叫贯入度)来确定土层性质的一种现场测试方法. 动力触探的类型很多, 目前国内常用的触探种类有轻型触探, 中型触探, 重型(1)和重型(2)触探(表14-3), 其中的重型(1)触探称为标准贯入试验. 表14-3 动力触探类型及规格 1. 轻型重力触探试验设备: 主要由圆锥头, 触探杆, 穿心锤(锤重10 kg)等组成(图14-41). 图14-41 轻型触探试验设备 2. 中型触探试验设备: 主要由触探头, 触探杆, 穿心锤(锤重28 kg)等组成......
三维探地雷达系统是以多道雷达系统为基础, 综合各二维横断面的信息, 最后形成的三维图像.目前国内的探地雷达探测与解释技术都建立在二维的基础上, 二维雷达探测技术基于地质体在垂直探测剖面的方向是均匀不变的假设, 即地质体是无限延伸的, 当二维剖面的测线与地下目标倾向斜交时, 从测线正下方目标界面来的反射信号就不在剖面之内, 反过来对于不在剖面内的反射点却可以记录到, 从而引起二维剖面构造与实际地下构造不一致.而探地雷达的三维探测技术可解决二维剖面的上述不足之处.为提高雷达探测的准确度与精度, 有必要开展三维探测与解释技术研究.可以预见, 三维探地雷达是发展趋势, 也是未来研究和关注的重点.而作为三维雷达探测技术基础的三维雷达正演技术, 因此也显得非常重要. 在三维雷达FDTD正演中, 为了取得好的边界吸收效果, 仍采用CPML边界.电磁场分量由TM模式的三个分量变成了6个分量.数量公式的......
探管是在井中直接进行采样, 并把采样得到的地层资料送到主机的仪器. 根据物性参数的测量需要, 选择不同的探管对井下岩石的物性参数进行采集.探管类型包括密度探管, 能谱探管, 声波探管, 磁化率探管, 双源距(补偿)密度组合探管, 流体电阻率组合探管, 电极系探管和井温, 井径探管, 测斜探管等. ......
Maxwell方程是描述与刻画雷达波动现象, 传播规律与物理过程的有力工具, 也是GPR波动方程正反演探求复杂探测对象奥秘的有效手段.目前求解Maxwell方程的数值方法主要有: 积分方程法(Integral equation method, IEM), 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DM), 有限单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三种方法在时域(Time domain, TD)上分别表示为: IETD, FDTD, FETD, 它们在空间离散和时间离散上的处理彼此不同, 各有长处, 简要比较它们的主要特征如表1-1[17]所示.GPR所要探测的多为非线性, 非均匀介质, 故最常见的正演算法为FDTD和FETD. 表1-1 电磁波时域计算方法 ......
用FDTD方法分析电磁问题时通常要考虑对激励源的模拟, 即选择合适的入射波形式以及用适当方法将入射波加入到FDTD迭代中.激励源的设计问题也是最基本的问题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