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3206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321页。用时:0小时0分0秒182毫秒
须加以测定的, 通常用刻度为0.1℃的温度计测定. 4)臭味 臭味是判断水质优劣的感官指标之一.臭味的表示方法现行是用文字描述臭的种类, 用强, 弱等表示臭的强度.比较准确的定量方法是臭阈法, 即用无臭水将待测水样稀释到接近无臭程度的稀释倍数表示臭的强度.这一指标主要用于生活饮用水, 是判断适合饮用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 5)色泽和色度 色度是指废水所呈现的颜色深浅程度.色度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是采用稀释倍数法, 将废水按一定的稀释倍数, 用水稀释到接近无色时的稀释倍数.二是采用铂钴标准比色法, 规定在1 L水中含有氯铂酸钾(K2PtCl6)2.49 mg及氯化钴(CoCl2·6H2O)2.00 mg时, 也就是在1 L水中含铂(Pt)1 mg及钴(Co)0.5 mg时所产生的颜色深浅为1度. 水的颜色可用表色和真色来描述.表色为未经静置沉淀或离心的原始水样的颜色, 用定性文字描述......
丝网印刷阳极氧化工艺所选用的印料(油墨或油漆)必须具有较强的抗酸碱腐蚀性和牢固的附着力, 易干并易除去等性能, 才能保证整个工艺的顺利进行. 印料配制举例: 厚漆(锌钡厚白漆) 85%, 酚醛清漆(或醇酸清漆) 15%, 松节油, 调节粘度. 厚漆应选用干性油厚漆, 以免油性扩散.印料配制后搅拌均匀, 并用200~300目丝网过滤, 去除杂质, 以免堵塞丝印网孔.为进一步提高印料成膜性及抗蚀性, 可加入适量的耐酸沥青等. 用丝网漏印法或其他印染法将色浆直接印在铝氧化膜上, 膜孔吸附色素, 然后封孔, 使铝制品表面呈现各种图案的方法称为印染染色法. 色浆配方举例: 羧甲基纤维素55%(质量), 海藻酸钠15%, 六偏磷酸钠0.6%, 色基30%, 山梨醇4%, 甲醛0.4%.依次配入并充分搅匀后备用. ......
1.着古铜色 配方1(克/升):硫化钾 5,硫酸铵 20,适用于铜翩件着古铜色. 配方2(克/升):过硫酸钙 15,氢氧化钠 50,适用于铜制件着古铜色. 配方3:碳酸铜 40~200克/升,氢氧化铵 200毫升/升适用于黄铜制件着古铜色. 配方4(克/升):过硫酸钾 5~15,氢氧化钠 65~70适用于黄铜制件着古铜色. 2.着古绿色 配方1(克/升):氯化铜 40,氯化铵 40,适用于铜翩件着古绿色. 配方2(克/升):硫酸镍铵 60,硫代硫酸钠 60,适厣于黄铜制件着古绿色. 3.着巧克力色 配方(克/升):高锰酸钾 7.5,硫酸铜 60,适用于黄铜制件着巧克力色. 4.着红色 配方(克/升):硫酸铜 200......
采用型号为BIOTRONIK BT8100的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捕收剂吸附量测定.该设备由2个高压泵, 一个BT8200型紫外可见检测器(190~700 mm)和一个C-R6A型色谱积分仪组成.色谱柱为NUCLEDSIL ODS-5充填柱(250 mm×4.6 mm). 对于捕收剂吸附量的测定, 方法很多, 但对于有紫外吸收的捕收剂采用分光光度方法测定比较方便, 但遇到2种或2种以上有紫外吸收的捕收剂混合使用时, 就给药剂的定量测定带来了困难.从我们进行的紫外分光光度试验来看, 铜铁灵与水杨羟肟酸在整个紫外区都存在重叠吸收, 因而不能进行单独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4].通过色谱柱, 可以使铜铁灵与水杨羟肟酸分离并分别被测定. ......
3.1 着色(colouring) 通常指待着色的物件进行的上色处理.例如, 未经封孔的阳极氧化膜浸在适当的着色剂中所进行的处理. 3.2 着色剂(colourant) 用于对氧化膜进行上色的材料或物质.常用的有染料(有机或无机), 颜料和金属盐. 3.3 颜料(pigment) 几乎不溶的有颜色的粉状物质. 3.4 染料(dyestuff) 能将其本身颜色染到其他材料(如阳极氧化膜)上去的带色化合物, 通常是可溶或不溶的有机化合物(着色物质). 3.5 颜色(colour) 由入射光谱的组成, 物件对光的反射或透射以及观察者的光感所决定的物体外观特性. 3.6 电解着色(electrolytic colouring) 阳极氧化膜的多孔型结构中由于电沉积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而着色. 3.7 褪色......
1980年, 在全国冶金(含有色)地质工作会议上, 提出要打好19个地区的普查找矿战(相当成矿区带找矿概查工作).这19个地区是: 甘南-陕南-豫南, 冀东, 辽西, 辽南, 赣东北-皖南-浙南, 内蒙古狼山, 广东阳春, 湘中, 江苏宁镇, 康滇地轴, 云南个旧和都龙, 滇西云龙, 吉林老岭, 广西镇龙山和桂西隆林, 山东招远-掖县, 青海祁连山, 山西等.虽然当时有色地质部门尚未从冶金地质队伍中划分出来, 但以上所列地区基本上是为寻找铜, 铅锌, 锡, 锑, 钼, 金, 银等矿产而部署的, 其中绝大部分地区也是以后有色地质部门长期进行工作的地区, 并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
抛光的锌合金试样经浸蚀后, 由于显微组织中各个晶粒间被观察面高低差较小, 色差弱, 衬度低, 对光的反射能力比较强, 对光的明显选择性吸收不明显.因此, 在显微镜下晶内亚晶, 孪晶, 滑移线等方面显微特征不能充分反映出来.为此, 利用电化学原理进行化学覆膜处理, 使不同位向晶粒和亚晶, 孪晶等细节都得到不同厚度的膜层, 利用显微镜上的偏光或DIC附件, 能显示出不同的干涉色.不同相, 结构特征和晶粒都能得到明显的彩色特征的显示.锌及锌合金化学覆膜液成分见表5.24.1#配方优于2#配方. 表5.24 化学覆膜液配方 举 例 图5.25 ZA8-1锌合金组织 100× 图5.26 工业纯锌组织 100× ......
如前所述, 多孔型阳极氧化膜由阻挡层与多孔层组成, 如果阻挡层被破坏, 那么整个阳极氧化膜随之散裂剥落.由于阳极氧化膜阻挡层的半导体特性, H+可以穿透阻挡层, 在铝基体上得到电子生成氢原子, 其中一部分氢原子复合生成氢分子.如果氢分子生成过快过多来不及逸出, 会造成阳极氧化膜下局部氢气压过高, 最终导致阳极氧化膜剥落, 因此直流电解着色存在着阳极氧化膜剥落的危险.很长一段时间内, 许多观点认为直流电不能进行电解着色, 正是因为锡盐电解着色中如果连续直流时间过长, 会引起阳极氧化膜剥落, 从膜剥落的原因解释中, 似乎可以推论出直流电不能进行电解着色的结论.......
炸药爆炸时所放出的热量将爆炸产物加热到的最高温度称为该炸药的爆温. 采用色-光法能够测出一些炸药的爆温, 如表2.1.1.8所列. 表2.1.1.8 一些炸药的爆温实测值 提高炸药爆温的途径有三条: 增大爆炸产物的生成热, 减少炸药本身成分的生成热和减小爆炸产物的热容量. 设法降低爆温也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例如为了减缓高速火焰对炮膛的烧蚀作用和提高井下爆破作业的安全性等都希望降低有关炸药的爆温.降低炸药爆温的方法与提高爆温的方法相反. 爆热越多和爆温越高, 这种炸药做功的能力越大.......
一般发光系统的主要特性有激发光谱, 发射光谱, 色度, 荧光寿命, 余辉及发光效率等. 激发光谱是指发光材料在不同波长光的激发下, 该材料的某一发射光谱线(或谱带)的强度与激发光波长的关系.根据激发光谱可以确定该发光材料发光所需的激发光波长范围, 并可以确定某发光谱线强度最大时, 最佳的激发光波长. 发射光谱是记录在某一特定波长光的激发下, 发光材料所发射光的强度随波长或能量分布的关系.从光谱外形上看, 有些发射光谱成宽带谱, 有些是窄带谱, 还有些是线状谱. 光色(色度)指发光的颜色, 常用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标准色度学系统的色坐标x, y, z来表示.实验证明大多数颜色可以由三种基本颜色以适当的比例合成, 一般选红, 绿, 蓝三种颜色为三基色. 荧光寿命为激发态的寿命, 即电子返回基态之前耽搁在激发态时的平均时间. 余辉指激发停止后的发光, 余辉时间不同于荧光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