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702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171页。用时:0小时0分0秒134毫秒
利用水化学法来勘探石油,天然气和含油气水化学标志的系统研究是30年代中期的事情.它首先是由前苏联学者B·A·苏林,A·A·瓦洛夫和古良耶娃提出和实现的,1935年B·A·苏林出版了<苏联油田水>一书以后,油气田的水化学法在前苏联逐渐趋于形成并应用于生产实际. 美国是在1937年才开始在石油普查中应用水化学方法来了解地质构造的,美国学者开始一般只利用水中的个别标志,效果自然没有前苏联学者(B·A·苏林,B·A·柯夫达等)综合利用水中各种标志明显. 我国自50年代开始在油气勘探中引入水化学法,特别是地矿部101队70年代在山东,陕西,河北,河南所做的大量工作获得的异常,大多为以后的勘探工作所证实,其预测成功率在80%以上,显示了我国水化学方法的勘探成果和水平. 水化学测量是建立在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和石油地质学之间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主要研究含油气盆地内地下水中所有元素,离子,分......
实验室的经验,只要操作规范严格,统一,分析结果还是可靠的,并且不同实验室之间所得结果具有可比性,另外只要取样条件相同,样品保存完好,分析质量不受时间的限制,因此此种方法是目前区域性油气化探中普遍使用的技术. ......
土壤吸附烃测量中存在着许多干扰的因素,除随机干扰外,取样深度,取样季节,土壤样品粒度等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应该尽量地压制干扰因素,这对提高地表化探的效果将具有重要意义. 1取样深度和取样季节 图4-6 丙烷各季节沿剖面变化曲线图 取样深度要在生物活动带以下,在南方约2m,在北方约1.2~1.5m.但南方的有些山间盆地及山区复盖层较浅,那么1m左右取样也可以(经云南楚雄盆地工作验证).取样后密封包装,最好采取灭菌措施. 土壤吸附烃取样会受到季节性的影响(见图4-6),据国内外资料,最好于春秋两季取样,若勘探工作最较大,那么两年度的工作最好在同样月份操作,以便资料的衔接. 7土壤粒度 土壤粒度由于对样品的分析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样品的粒度也是分析中很重要的问题,据大量的实验,分析样品的粒度一般150~200目比较好.为了达到压制干扰和提高重烃物质的含量......
. 天然放射性元素在蜕变过程中可以放出三种性质各不相同的射线,即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 α,β,γ射线都具有穿透一定厚度物质的能力,射程就是表示它们穿透能力大小的量.α,β,γ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是不同的,其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大,射程最远,α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弱,射程最短,β射线的穿透能力和射程介于γ和α射线之间.因此在勘探中主要应用γ射线,至于α射线,只有当发射α的射线的元素分离富集后测定时才得...0.0117%,但因K的丰度大,其影响不可忽略,由此γ射线对油气化探的重要性表现为以下两点:1地表K的分布很广,因为K是造岩矿物中的主要成分,也是地表粘土矿物的基本成分,所以,由40K产生的γ射线将引起一个背景值.2当地表产生盐渍化时,K可以富集,从而引起γ射线增加.如果这种盐渍化与下伏油田有关,则此种γ射线异常就是油气田的指示;若这种盐渍化仅是气候因素造成的,由此产生的γ射线异''常就是一种干扰因......
上有它独自的成因特征. 从以上的簇群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来看,延吉盆地石油化探的9个指标和油气关系最密切的是发光沥青指标,其次是P0210和Hg,Ba,Sr是纯粹的环境指标.下面再来分析一下这些指标在分布上的特征及所显示的地球化学意义. ......
经常采用的方法,其优点是气体成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持,当场就可能出结果,利于及时指导下一步的工作.其缺点是测定结果为瞬时浓度,因而受到日变,温度及季节性变化的影响,野外装备笨重,影响其机动性.同时,对低浓度的组分不易测出.不过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近年来由于环境监测的需要,现场测定技术和装备发展很快,给油气化探工作带来了福音. ......
性能,甚至在常温下,汞的蒸气压也很显著,因此赋存在油气田中的高浓度的汞,能够沿着构造裂隙和可渗透地层扩散运移至地表,形成一定形式的汞异常.如此,通过各种微渗漏机制汞可以在油气藏上复近地表的大气,土壤和水中形成可靠的异常;如此,汞的运移在断裂带处特别强烈,那么汞也可以作为一种探途元素,指示构造带的分布.总之,在油气的勘查中汞元素可以作为一种间接指标,既可以指示油气藏的存在,又可以指示是否存在油气运移...性,决定了汞在油气地球化学勘探中只能作为间接指标而存在,有时认为它在研究构造分布及判断油气来源上都有重大的童义. ......
图4-10展示的是365nm波长的发光值异常图.其主要特征为北部为高异常区,异常发育在这次勘探所发现的Hondo油田(H)周围,以及Peseado(P)和Sacate(S)油田范围内.对于(H)油田是以较大环状异常出现,这也是紫外荧光的最常见的异常模式.这幅图上还显示出Molino气田以南365nm的高异常的存在,暗示着(M)构造中可能有石油的存在,设想若将Ⅰ区扩大可能在(M)周围也会出现环状异常...烷层,土壤中的荧光物质已被乙烷所萃取.然后将乙烷放入荧光分光光度计中,记录其荧光光谱. 在实际勘探中,具体取哪波段作为荧光指标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最好象水化学测量那样,由当地的原油样品和土壤样品的扫描实践而定. 目前应用的荧光光谱,为固定激发光的波长,以荧光波长扫描,因而荧光光谱接近一条连续的曲线.若将激发波长与荧光波长分别进行扫描,这时可以得到一张三维图谱--即三维荧光"指纹".利用这种三维......
资料的处理和解释是充分,正确反映油气放射性勘探结果的重要阶段.由于油气放射性异常幅度小,而引起低值异常或晕圈异常的因素又很多,如岩性变化,地下水埋深或化学类型变化等,因此必须在解释中对原始资料进行处理,排除一些因素的干扰. 1.岩性因素的干扰 航空了能谱测量中,可以根据地质图上划分的地质单元来校正岩性的影响,也可以利用铀,钍,钾之间的相关关系来校正土壤,岩性变化的影响.不同岩性的铀,钍...基本一致,且分布范围大,连续性好,因此有可能是油气异常的显示. 另仍采用以上方法处理了γ能谱获得测量结果,并绘制了综合异常图,如图5-4所示.图中深色部分是氡,铀,钾三参数低值异常区相吻合的地区.区内已完成的钻井129井和132井产气良好,都位于有利区中,干井117井则位于其外.异常区中新布的几口井都正在钻探之中,已出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靠近测区东南角上出现了一范围较小的低值异常区也预示着勘探的......
定法,由C·Ж·瓦因巴乌姆提出.进行这种测量时,是在不小于2~3m深处(气测井井壁),这种方法可以和底土细菌法一起进行. 这三种方法目前经常被应用的主要是第二种方法,它适于同地面地表油气地球化学勘探同步进行.但是在有些特殊的情况下,油气藏上方由于某些干扰因素的存在可能也会出现氧化还原电位正值的出现,这时应用第三种方法在更深的地方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这些影响. 下面是近年来氧化还原电位法在我国的应用实例. 图5-5 1.同济大学王一新等,在华北油田冀中坳陷的南部的SH区进行了实验研究,共布置了6条剖面.异常图见图5-5,已探明的油田区位于一个区域性低电位异常带内.该异常带异常幅度为20~30mV.异常带大致以西阳台断层为北界,直至13井断层,西部边界在501井至27井一带.东部延伸较长.异常面积约20平方公里.它与已探明的23井断块油田及其附近的含油远景地区比较吻合.在该异常带上,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