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3206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321页。用时:0小时0分0秒299毫秒
银器皿主要有炉,鼎,盾牌,瓶,壶,碗盘,杯,餐具等.这类制品多为富贵人家所用,或作为礼品互相赠送,因此做工讲究,银的成色一般在95%左右.但因制品含焊较多, 应用看色,听音,查焊药的方法与银对牌相比,再结合银药抹试和硝酸点试进行鉴定.......
在工作服,运动衫裤,毛毯,被单和毛中等织物上印字,其工艺基本上与印花相似,但耍使印字清晰艳丽并且附着坚牢,除了要合理配制色浆外,还需进行必要的氧化(悬挂),烘燥固色等后处理. 配方1:用于棉或糟胶白色织物的快色素印字. S032快色素大红IRH 10克,工业酒精 15毫升,36°Be′烧碱 15~20毫升,渗透剂BX 20克,麦淀粉 1~2克,太古油 15毫升,热水(50~70℃) 100~130毫升,15%中性铬酸钾液适量. 制法.先将酒精将染料调成浆状,然后加入烧碱液搅拌溶解,再加入渗壹齐,太古油高速搅拌中加入麦淀粉,加入热水继续搅拌.在使用前加入铬酸钾溶液,调匀后待用. 工艺为印字→悬挂→整理. 配方2(g):用子有色织物印白字. 8401涂料白FTW 40~00,粘合剂 40~50,乳......
催化剂和反应物同处于一相,没有相界存在而进行的反应,称为均相催化作用,能起均相催化作用的催化剂为均相催化剂.均相催化剂包括液体酸,碱催化剂和色可赛思固体酸性和碱性催化剂,可溶性过渡金属化合物(盐类和配合物)等.均相催化剂以分子或离子独立起作用,活性中心均一,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 ......
1)超微二氧化钛的用途 超微二氧化钛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 它在全部紫外光区都具有有效的紫外线滤除能力, 加上它化学性质稳定, 无毒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清漆中含有0.5%~4%的超细TiO2便能防止木材受光照后发黑.在食品包装塑料中加入0.1%~0.5%的超微TiO2可防止食品光照后氧化以及肉类食品在橱窗中受荧光灯照射而氧化变色.在塑料中能防止塑料本身的日光降解, 在化妆品中能提高防晒的作用. 超细二氧化钛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它和云母珠光颜料拼用时, 产生的颜色效应, 即能产生非常注目的双色光效应.这种金属闪光涂层从不同方向观察能看到不同的闪色和变角异色的蓝光, 这种效应的神秘色彩很快得到汽车涂料生产者的欢迎, 1980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率先在高级轿车上使用, 这使它由当初的紫外屏蔽剂和透明颜料上升到更高的档次, 它是一种新一代的随角度变换的异色效应颜料.......
铝制品的电解着色工艺见表3-10-16. 表3-10-16 金属盐溶液中交流电解着色工艺 续表3-10-16 浅田法工艺过程如下: 1常规硫酸阳极氧化 在15%硫酸溶液中直流电阳极氧化, 电压为16~18V, 电流密度为1A/dm2, 氧化30min左右, 获得7~9μm厚的氧化膜. 2交流电解着色 溶液成分为 NiSO4·7H2O25g/L + MgSO4·7H2O 20g/L+(NH4)2SO415g/L+H3BO325g/L, 以石墨或镍板为对应电极, 在15~25℃, 7~15V, AC(50 Hz), 电流密度0.1~0.8 A/dm2的条件下电解2~15 min, 随电解时间的增加, 膜层......
<天工开物><黄金>篇中对于金箔的打制工艺有简略的记载:"凡色至于金,为人间华美贵金,故人工成箔而后施之.凡金箔每金七厘(七分)造方寸金一千片,粘铺物面可盖纵横三尺.凡造金箔,既成薄片后,包入乌金纸内,竭力挥椎打成……凡纸内打成箔后,先用硝熟猫皮绷急为小方块,又铺线香灰撒墁皮上, 取出乌金纸内箔,覆于其上,钝刀界划成方寸.口中屏息,手执轻杖,唾湿而挑起, 夹于小纸之中."清人迮朗在<绘事琐言>中...四壁纸粘.一人以木尺许竖于下,方板五六寸横于上.涂板以粉,上铺狗皮,炭火一盆,时熏其板,防湿气粘金,虽六月不废也.皮上置金簿(箔),竹刀切方为八块或四,大者三寸三分,小者一寸一分.夹以白纸,十张为帖,千帖为一箱,是名金簿(箔),俗称飞金.凡漆饰冷留多用之."明清以来直至近代,这种生产金箔的作坊在江,浙,闽,粤南方诸省多有.金箔成色有九八与七四之分(有的为九七与七九),前者为库金(或名为顶红),后者......
人的眼睛能够感受可见光波段红,橙,黄,绿,蓝,紫各种颜色的光,但从生理本能上讲,人眼视网膜神经细胞分为3个单元,即 感蓝单元,感受4300~4700光波; 感绿单元,感受5000~5500光波; 感红单元,感受6300~7600光波. 如果两种以上的光波不同程度地同时刺激视神经细胞,那末感受到的颜色就多种多样,色彩缤纷.例如,当6300~7600和5000~5500两个光波段的光同时刺激视网膜,感红,感绿两单元同时感受,则产生黄色的感觉.此外,人的眼睛除了感受颜色的差别,还能鉴别物体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 由此看来,只要用红,绿,蓝3种颜色,就能创造出可见光的其他各种颜色来,故称红,绿,蓝为三原色. 三原色混合所产生的颜色如图4-30所示,即 红+绿=黄, 绿+蓝=青, 蓝+红=品红, 红+绿+蓝=白. 图4-30 三原色的光学组合 图4-31......
典型的硫酸镍电解着色槽液的成分和交流电解着色的操作参数见表5-5. 表5-5 典型的交流镍盐电解着色的槽液成分和工艺[1] 表5-5所示为浅田法电解着色的原始工艺, 槽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镍和硼酸, 硫酸镍是着色主盐, 提供电解着色沉积的金属镍离子.镍离子浓度越高, 则着色速度越快, 硫酸镍的消耗相应也大一些.硼酸是着色溶液的pH缓冲剂, 如果没有硼酸就不可能保持pH的稳定.由于界面的电化学反应使表面pH迅速升高, 可能直接发生氢氧化镍沉淀, 这样Ni2+离子就不可能在阳极氧化膜的微孔中还原, 也就是根本不可能着色, 因此硼酸对于电解着色是必不可少成分.硫酸铵或硫酸镁是一种导电盐, 可以降低电解着色溶液的电阻, 提高其分布能力, 也是一种重要的成分.现在看来添加硫酸镁的效果更好, 它不仅提高电解着色槽液的电导率, 而且有利于调节槽液pH和抑制有害杂质影响, 以防止阳极......
1)光源 由于内反射光相对较弱, 故需要用强光源作入射光.光源要用白光, 以便观测到正确的内反射色. 2)入射角 斜照法观察矿物的内反射时, 入射角以30°~45°为宜.观察时, 变换入射光的入射角和方向, 以寻求有利的反射角, 增加进入物镜的光量, 加强镜下的透明视感. 3)磨料 避免将堆积在矿物光片裂隙和凹坑中的磨料颜色误认为是矿物的内反射色. 4)干涉现象 白光倾斜射入石英和方解石等无色透明矿物后, 会像射入三棱镜一样发生色散, 产生干涉现象, 使矿物内部显示"彩色".不要将这种彩色误认为是矿物的内反射色. 5)物镜倍数 斜照法只能用低倍物镜或中倍物镜, 因高倍物镜工作距离太短, 不允许光线按适宜角度照射到光片表面.正交偏光法最好是用高倍物镜, 因为透过高倍物镜的光线聚敛作用强, 使矿物显现内反射的机会增大. 6)矿物的非均质性和偏光色 均质矿物任何......
在现代医学上采用染色技术可以对许多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定.由于银染色法与传统的化学显色技术相比具有高灵敏性, 高分辨率以及重现性和可靠性, 因而倍受研究工作者和内科医生的重视. 20世纪80年代的许多研究报导指出, 采用银染色技术可以对多种蛋白质, 各种多肽, 各种氨基酸, 各种类脂化合物, 糖类以及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等进行分析.特别是银在测量各种多肽的灵敏度要比传统方法的灵敏度提高100倍, 这对疾病的诊断是非常有用的. 采用光电显色银染色技术可以在聚丙烯酰胺凝胶(Polyacrylamide gel)上对离析蛋白质作出肉眼快速检测.当内科医生需要对一种蛋白质进行快速鉴定时, 光显色技术是非常适用的技术.这种银染色法是利用光束激发银离子的还原和通过电泳以及相伴而来的蛋白质或核酸定影之后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上形成一个影像.由于在溶液中包含了多种氯化物离子, 从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