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7473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748页。用时:0小时0分0秒170毫秒
沉积建造作为岩石地层组合的概念在18世纪就已经出现在地质学领域,其涵义随着地质学的发展而在不断地发展着.最早菲克谢尔把建造一词引入地质领域只是单纯用来表示在成分上及在剖面中的位置上都相似的区域岩石地层组合.到19世纪后期,随着地槽学说的诞生和发展,建造才得以与大地构造学紧密联系起来,沉积建造成为一门对大地构造研究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独立的学科. 有关现代意义的沉积建造的概念是30年代形成的.前苏联学者研究较早,且较深入和系统,他们以槽台学说为基础,对沉积建造类型的系列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列兹尼柯夫,1961;别洛乌索夫,1980),为深入开展沉积建造的研究打下了雄厚的基础.50年代是现代沉积建造学说发展的高峰时期,提出了各种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建造类型,如地槽型建造,地台型建造,过渡型建造以及地槽区和地台区的建造系列等等.稍后,陈国达根据地洼学说的发展,提出了地洼型建造和地洼型建造系列......
电化学是物理化学的重要分支, 也是一个跨学科的边沿领域科学, 主要研究电子导体-离子导体, 离子导体-离子导体的界面现象, 结构和化学过程, 以及与此相关的现象和过程. 电化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1电解质学(或离子学), 研究电解质的导电性质, 离子的传输特性, 参与反应的离子的平衡性质, 其中电解质溶液的物理化学研究常称为电解质溶液理论; 2电极学, 包括电极界面(通常指电子导体-离子导体界面)和离子导体-离子导体界面(两者常称为电化学界面)的平衡性质和非平衡性质(分别称为电化学热力学和电化学动力学).当代电化学十分重视研究电化学界面结构, 界面上的电化学行为和动力学. ......
由于环境地质问题的复杂多样,同时表现出大量的特殊矛盾,导致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所涉及的学科也繁多,如地球科学中的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球化学,矿床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岩石学,矿物学等,社会科学和环境科学中的环境化学,经济学,环境法规等.其中,水文地质学和工程地质学是环境地质学的支柱.根据学科的特点和环境地质问题的不同,将环境地质学分支为环境地质理论学,灾害地质学,城市环境地质学,海岸环境地质学,矿山环境地质学,军事环境地质学,旅游环境地质学,废弃物处置环境地质学和环境地质法规学等13个方面的学科,各分支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但又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与发展,共同构成环境地质科学中相互独立而又不可分割的环境地质科学体系. (1)环境地质理论学 环境地质学的发展关键必须准确把握环境地质的本质特征,而环境地质本质特征的把握,必须从科学思维方式......
(1)在理论上发展了Einstein流变学理论.获得了扩展的Einstein流变粘度定律和广义的Einstein粘度定律的各种表述形式,比较好地统一了目前常用的流变学经验公式.将发展的理论用于指导W基高密度合金系流变方程的确定,获得了一种粘度与浓度的新型函数关系,即式(3.34).这一关系较目前广泛应用的Marron-Kitano关系,即式(1.45)更为准确.预测的粘度值与实验值的偏差小于5%. (2)系统,全面地分析了粘结剂各组元的功能,并从粘结剂分子官能团摩尔引力入手,初步建立了粘结剂各组元作用的热力学,流变学和分子结构理论相互作用的大致框架.以此为基础初步弄清了增塑剂,分子内润滑剂作用机制,并提出了增塑剂"分子滑轮"效应的新概念. (3)流变学分析在溶剂法制备粉末注射成形喂料工艺中,在过程的监控和分散系结构演变过程的分析方面,能提供准确的定性和半定量的信息,对溶剂法制备粉......
地球的真正形态,大小和质量,是极其复杂的,它不与任何数学法表示的图形相吻合.在本世纪60年代前,许多科学家认为地球体与两极呈稍扁平的旋转椭圆体(二轴椭圆体)相差是极其微小的.这就涉及扁平率的问题. 地球的扁平率,一般又称扁率,它是描述地球形状最主要的一个数字.扁平率的定义是:e=(a-c)/a,它与扁心率不同,后者的定义是:. 测定扁平率的方法,过去都是用几何法测量,这种方法很麻烦而且精...均半径=6371.00 km; e=(a-c)/a=地球的扁平率=1/298.25; gc=地球赤道重力加速度=978.0318 cm/s2; gp=地球两极重力加速度=980.2177 cm/s2; ω=地球自转角速度=7.2921×10-5 rad/s. 由此可以计算: m=ω2a/gc=3.46776×10-3=1/288.371. 1975年9月,国际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联合会......
关于地球的构造,通常把它分为地球外部构睦及地球内部构造两大部分.外部构造又可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它的物理化学特征将在后面阐述,这里首先介绍地球内部构造及其物理化学特征. ......
由于机械失效学是一门交叉, 边缘, 综合的新兴学科, 因此, 它与多种学科和技术有关. 基础学科与机械失效学相结合, 形成不少边缘学科, 例如, 机械失效学与物理学交叉诞生了失效物理学; 与力学的交叉形成了失效力学和损伤力学; 数学与机械失效学相结合, 促成了可靠性数学的问世. 机械失效学与许多应用学科, 技术有密切的联系."机械"是失效分析的对象, 因此失效分析与机械学的专门知识有关; "材料"是失效的载体, 这样失效分析就自然地涉及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各种知识; "环境"是失效发生的条件, 所以失效分析就与环境科学知识有关; "检测"是失效分析中信息的获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显然失效分析就离不开宏观和微观的检测相关的知识; "分析"是失效分析的核心, 因此失效分析必将涉及逻辑学和数理统计有关的专门知识; 此外, 失效分析不仅是一种"技术活动", 而且还是一种"管理活动", 因......
<构造地球化学成矿学>三大组成部分中,能满足工业建设和人类生活需要的主要是成矿学(矿床,矿石)这一部分.而成矿学中特别重要的首推成矿建造的物质来源(矿源).研究成矿的矿源,就必然会涉及地球的起源(形成)及其演化历史.因此,在探讨成矿学和(或)成矿建造问题时,有必要从地球起源说起.而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显然,要探讨或了解地球的起源,必需结合太阳系在一起进行研究. 关于地球和太阳系起源问题的研究,已有5个世纪了.其中,300多年前,爱尔兰的-个大主教乌索尔公开宣称"地球是在公元前4004年10月23日一个星期天,被上帝创造出来的";我国封建统治阶级说"地球是盘古氏开天辟地,经历18000年才成大地的",这些全属神话,荒唐透顶,早已被科学无情揭穿和丢弃. 16世纪中有波兰天文学者N.哥白尼(1473~1543)的"日心论",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有牛顿(1642~1727)的"万......
(1) 平直光滑不连续面.这种不连续面在剪切过程中基本不发生垂直位移, 其剪应力-剪位移曲线如图2-6所示.屈服抗剪强度与残余抗剪强度相近. 图2-6 平直光滑不连续τ-u曲线 (2) 平直, 光滑但局部连结或相互咬合之台阶状不连续面.这种不连续面的剪应力-剪位移曲线如图2-7所示, 峰值抗剪强度与残余抗剪强度相差较大.这是因为局部连接部分和咬合部分岩石的粘结力起了抗剪作用. 图2-7 局部连结和咬合不连续面τ-u曲线 (3) 规则齿状(或波状)不连续面.如图2-8, 这种不连续面在铅垂应力σ较小时, 在剪切力作用下将沿齿面向上滑动, 即出现爬坡现象, ......
如前所述,铁木尔特铅锌(铜)矿床后期的变质热液成矿期可分为两个阶段:较早的含铜白色-灰白色石英脉,呈脉状或透镜状沿片理方向产于石榴石绿泥片岩,黑云片岩中,可能为同造山期的构造-变质产物;较晚的含黄铜矿石英脉斜切浸染状黄铁矿化蚀变岩和层状闪锌矿,与更晚的构造-流体作用有关. 铁木尔特铅锌(铜)矿床中晚期发育的硫化物石英脉,发育不同期次的包裹体世代,具有明显的先后切穿关系.至少可识别出三个流体包裹体世代(分别用代号FI0,FI1,FI表示),这里的FI与流体包裹体组合(FIA, fluid inclusion assemblage)的概念(Chi et al., 2006; Goldstein, 1994)有区别,它们只是在岩相学上可区分先后世代的,空间分布特点不同的包裹体群,其主要特征如下(表7-1). 表7-1 铁木尔特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不同世代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和显微测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