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702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171页。用时:0小时0分0秒130毫秒
关于这种异常的形成原因没有比较成熟的解释,目前有如下两种假说,现介绍如下: 1由于岩石渗透率的不均匀性所造成的异常,往往呈斑状分布.地层的渗透不均匀性差异越大,则扩散曲线的变动越明显.如果渗透性在整个地区变化不规则,则曲线上的极大与极小就无规律的分布,则油田上方的气体异常,将表现为无规律的高点群. 2这种假说认为:当油气藏埋藏较深时,运移的扩散气流到达地表要经过较厚的岩层和漫长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气流往地表运移呈喇叭状,这样气流过于分散,气流量产生不均匀现象.另一方面扩散气流与岩层发生的化学及生物化学作用也是不均匀的,则地层的气体扩散曲线呈规律的分布,因此,油气田上方的气体高浓度点成斑点......
着整个断裂带这种局部斑点状异常状可以形成呈线状分布的串珠状异常. 在现代的勘探中,国内外的学者根据异常和油气田的关系提出一些模式,他们认为,在所有形态的异常中最重要的应是晕圈式的环状异常.因为这种异常模式在一些重要的油气藏上方均发现过,包括Hastings,Friendwood,Herelelberg油田(Horvitz 1939;Rosaire 1939).另外有时当油气藏属断层遮挡油气藏时...布图 斑点状异常虽然也可以经常见到,但经验说明它经常是比以上两种模式形态的异常要低一级的油藏的反应. 以上我们介绍了地表油气地球化学异常的形态,成因及与油气田的对应关系.但在现今的复杂的石油勘探中我们发现面对的是越来越多的对已有模式的挑战.在许多实例中并不总能发现典型的环状或顶部异常.有时环是不连续的,或者顶部异常是破碎的,或者由于断层或断裂带而使异常有偏离.要将这些支离破碎的异常恢复完整需要......
根据气体垂直运移的基本理论,气体的最大浓度应该位于油气藏的上方,也就是说油气藏上方应该成片状异常.但这种情况一般应该在上复岩层的渗透率和扩散渗透率相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出现.正如大家都知道任何地层的渗透率与扩散率在整个地区不是相同的.因此,表现油气藏投影的片状异常出现得较少.在实际勘探工作中经常发现的异常是环状异常和斑点状异常.下面就讲一下这些异常的形成原因. ......
主要研究油气藏上方由地下深处运移而被岩石或土壤所吸附的气体口岩心气测比气体测量优越.首先是岩心吸附的气体比游离气大若干倍,因此岩心气测要比气体测量清楚可靠,尤其是在气流较弱的地区更有实用的价值.其次是在沼泽等潮湿地区,无法进行气体测量,而岩心气测则不受此限制.第三是岩心气测不受季节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在任何地方,任何季节都能进行.这种方法将在土壤烃类测量法中介绍. ......
该方法是研究从油,气田往上运移而被潜水或地层水所溶解的烃类气体.根据地下水所含烃类气体的浓度及其分布,预测该面积的含油性.这种方法将在水化学测量中作介绍. ......
气测的分类 气测主要分为三大类,即气体测量;岩心气体测量;水中气体测量.这三大类又根据取样方法和怎样消除地面影响进行分类.现有的测量法种类如下: 1.气体测量法(壤中气体测量法). 气体测量法又包括:普通气体测量法;稳定气体测量法;土壤气体测量法;吸附剂气体测量法;深部气体测量法. 2.岩心气体测量法. 3.水中气体测量法. 下面分别介绍各种方法的实质: ......
性.因此利用土壤中烃气测量不仅可以解决油气勘探的问题,而且等于直接触摸到地下深部的油气藏,这个作用是土壤吸附烃测量所不及的.正因如此早在40年代,美国人Sanderson就已经建议还是要回到游离烃态的测量方法上去.可以这样认为,只要人们逾越了样品的采集及痕量气体分析这一技术之后,壤中烃气测量还会开创新的局面的. ......
Jones总结出不同油气藏上方壤气烃具有以下成份,见表 2-1. 表2-1 不同气源上方壤气烃成份表 必须指出,用壤气烃的成份预测深部油气藏类型不能只靠少数几个样品,因为成份的区别是一种统计规律,不是物理定律.即使是同一类油气层中的气态烃成份,也有一个分布范围,而且不同类型之间又有不少的重叠.为了揭示统计规律,就需要大量样品制作直方图.Jones选择了3个典型的盆地,它们只生产一种类型的油气,这样总结的规律就比较明确.这个盆地是只生产干气的Sacramento盆地(450个测点).只生产凝析油气的SanJoaquin盆地(650个测点)和只生产石油的Permian(450......
下面以海湾石油公司公布的两条通过犹他-怀俄明逆冲带的壤气烃测量为例.第一条通过Pineview油田的剖面示于图2-一4,由于测量沿曲折路线进行,所以按比例投影到地质剖面上.该剖面通过两个背斜.东部就是有名的Pineview背斜油田,壤气烃的特点是C3,C4异常突出,从成份上看具有油田特征.西部Coalville背斜上方出现巨大的C1异常,第六点高达11758ppm(超过1%),但C3,C4很低,后来在该背斜打了两口深井都是干井.从异常看,油田范围从原来的23点有可能向西扩展,因22点出现了极好的"油性"壤气烃异常.后来,果然在西南方向连续发现了几个油田.在Pineview油田以东35,36......
前面已经讲过壤中游离烃的气体测量会随时受到许多随机因素及自然条件的干扰,因而不利于工作的进行.针对这一缺点美国克罗拉多矿业学院的Klusman和Voorhees1983年至1985年期间研制了一种累积法测定和鉴别微量气相物质的新方法,命名为K-V指纹法.它包括从野外工作,分析技术到数据处理的一整套技术.这一方法可应用于金属矿床,油气田及环境监测等多方面. 这种累积式取样装置的核心是一条约2mm宽的铁磁性金属丝,其一端的一小段用无机胶粘上一薄层活性炭.这种铁磁性丝在热解色谱分析中是常用的器材,它可从在感应炉中用不到1μs的时间加热到它的居里点温度(例如800℃).在工作之前,将每一根吸附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