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7473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748页。用时:0小时0分0秒175毫秒
岩石声发射过程特征参数是岩石破坏失稳预报的基础, 可采用下面的参数表征形式[26]: (1) 事件数和频度 根据阈值电压选择方法的不同, 事件数的确定方法有两种: (a) 以第一监测周期各种声发射的最大振幅Amax(fi)的平均值为阈值, 即 (b)以某一电压为阈值.目前很多声发射仪以0.5 V为阈值, 凡各分离频谱达到0.5 V者为一个事件, 达到1.5伏者为一个大事件.将单位时间的事件数称为事件频度n, 单位时间的大事件数称为大事件频度nb, 设某个采样间隔Δi的事件数为Pi, 大事件数为ri, 时间取分钟为单位, 则有: 这种方法只受增益大小的影响, 由人为确......
声发射的凯塞效应为岩体应力测定和研究提供了一种途径.由于在各个方向对岩石试件加压都有凯塞效应发生, 也就是说岩石对岩体应力有记忆功能, 可以通过现场取回试件在室 内进行压力试验, 测出岩石在历史上所受过的最大应力. 岩体应力有6个分量, 为了确定三维应力场, 必须沿6个方向钻取岩石试件.可在6个方向中每个方向取15~25块试件[33].试验系统框图如图2-37所示, 试验中, 为了消除端部效应, 浇铸环氧树脂或用其他合成材料制成端帽.如图2-37所示, 在试件两端固定声发射换能器, 测定试件特定区域里的声发射信号区域之外的信号被认为是噪声, 不被接受. 试验曲线如图2-38所示, 定义......
岩体水文地质结构基本单元是划分水文地质结构的依据.按岩体中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可将岩体划分为含水体(层)和隔水体(层).这是水文地质结构的两个基本单元, 进一步可划分为五个亚类, 即: 含水体(层): 包括孔隙含水体, 裂隙含水体和管道含水体. 隔水体(层): 层状隔水层和块状隔水体. 孔隙含水体多见于中新生代砂砾岩体中; 裂隙含水体多存在于构造变动剧烈的岩浆岩, 变质岩及坚硬的沉积岩内; 管道含水体发育于喀斯特化岩体内; 层状隔水层主要在沉积岩内, 它由软弱岩层组成, 在构造作用下常呈塑性变形, 断裂较少或断裂紧闭; 块状隔水体有两种基本类型: 一种由不透水岩体组成(如碳酸盐胶结的砂......
这种含水体主要存在于切割隔水体的断层破碎带或结构面内.它的产状主要受断层发育特征所控制.也可以把它视为陡倾角的层状含水体.它可以有很多分枝, 成为脉状地下水系.脉状地下水系往往与统一含水体和层状含水体相通, 使它们成为脉状地下水补给, 排泄场所.......
谷德振教授将含水体(层)和隔水体(层)这两种水文地质结构单元随着褶皱变形而呈现的空间分布, 组合形式以及含水层的水动力特征, 定义为水文地质结构.孙广忠教授根据地下水赋存, 埋藏及运行规律, 以岩体结构为基础, 将岩体中的水文地质结构划分为四种: (a) 统一含水体结构; (b) 层状含水体结构; (c)脉状含水体结构; (d) 管道含水体结构.各种水文地质结构中地下水的活动特征如下.......
1. 达西定律及其适用范围 地下水在裂隙中的流动, 称为渗流.渗流的基本定律是达西定律, 达西在1956年通过实验获得下列关系式: 在实际的地下水流中, 水力坡度往往各处不同, 所以更一般的表达式是: v=-K(dH/ds) (2-84) 达西定律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超出这个范围它就不适用了.早期人们认为, 达西定律适用于层流, 这种液体的流束(流层)不发生混杂.将偏离达西定律的水流归之于紊流, 即流束(流层)发生混杂的水流.20世纪以来, 很多人证明也不是所有的地下水层流运动都服从达西定律. 2. 非线性渗流定律 在紊流的......
1. 容热性.岩石的容热性就是进行热交换时岩石吸收热量的能力.当传导给岩石的热量为ΔQ, 由此而引起岩石的温度升高为Δt, 可用温度外高所需的热量来度量.通常用比热和容积热容两项指标表示. 比热: 在不存在相转变的条件下, 为使单位质量岩石温度变化1 ℃时所需输入的热量.用符号C表示, 单位为J/(g·℃)(读作焦尔每克摄氏度)或J/(g·℃)(读作卡每克摄氏度). 容积热容: 单位体积的岩石, 在温度变化1℃时所需要的热量.用符号CV表示, 单位为J/(m3·℃)或J/(m3·℃). 比热和容积热容均表示岩石储热的能力, 二者之间的关系可用CV=ρ·C表示, ρ为岩石密度. 岩石......
. (6) 当贮存室半径等于或大于 3 m时, 库近场最高温度已大于 200 ℃.像花岗岩这类易裂的岩体, 大多数国家在处置库设计实践中, 采用100~200 ℃之间作为能够承受的温度, 因此, 为确保工程屏障的稳定性, 核废料贮存室半径应小于3 m. 花岗岩的热力学参数为: 线膨胀系数=9.0×10-6(1/℃), E=3.3×104 MPa, 泊桑比为0.14, 抗压强度为1.3×102......
对于软弱破碎岩体的岩体以及土体, 在埋深很浅的情况下, 可以采用太沙基理论计算围岩压力.太沙基(K.TerZaghi)认为, 在这种岩体中, 坑道开挖后, 由于自重应力的作用, 坑道两帮发生剪切破坏, 形成直达地表的破裂面OC和O′C′并引起岩体柱ABB′A′下沉产生垂直破裂面AB和A′B′, 如图6-26所示. 图6-26 太沙基理论计算简图 岩柱的下沉将对坑道支架产生均布压力qv, 但qv并不等于坑道顶板以上整个岩柱所产生的铅垂应力, 因为岩柱ABB′A′必须克服AB和A′B′面上的抗剪力才能下沉. 设岩体容重和侧压系数分别为γ和λ.在距地表h深处于ABA′B′岩柱......
(一) 不连续面的几体形态 不连续面的几何特征可用其起伏形态, 粗糙度或形貌来描述. 1. 不连续面的起伏形态 按不连续面其宏观的起伏形态可分为五类, 如图2-1所示. 图2-1 不连续面的起伏特征 a. 台阶状的: 多系层间错动后期受断层切割而形成的不连续面. b. 齿状的: 主要是沿原有X型剪切节理追踪形成的张性不连续面. c. 波状的: 包括压性断层, 节理, 波痕层理等. d. 平直的: 包括开裂层理, 片理, 原生节理及剪切破裂面等. e. 不规则齿状的: 多为张性不连续面, 如张性断层和节理. 2. 不连续面的粗糙度 不连续面的粗糙度是不连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