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702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171页。用时:0小时0分0秒156毫秒
前述芬祈袁嗍伊舒地堑具有良好的生油与储集条件.因此,我们研究重点测重在寻找有效圈闭上.利用3350迭偏剖面,分析构造起伏形态,断裂的封闭性,断裂与岩性组合的配置奖系,岩性尖火等,试图逃立圈闭模式.按其成因划分三种圈闭类型; 1同沉积反向屋脊断块 特点是与生油层,储集层,盖层同时形成,断块,地层倾向和断层面倾向相背,昌10井钻在同沉积反向屋脊断块上,已获高产工业油流(图6-6). 2单断古潜山 五星古潜山是典型的单断古潜山.一侧是2号断层,其底断距达2000m,使古潜山与凹陷中生油岩直接接触.下第三纪期间,2号断层表现为同生性质,又可作为油气运移通道,是寻找潜山气藏的有利场所,目前在......
地震相分析就是描述地震反射参数并对它进行解释.依据反射结构,地震相单元外形,连续性,振幅,频率划分地震相.反射结构揭示了总的层理模式,可以解释沉积过程的剥蚀现象等;地震相单元外形反映地质体的外貌和成因;振幅可反映岩性组合;频率用来估计岩性;连续性能反映岩层的延展情况等.据此我们对试验区内3350测线的下第三系地层和基岩古风化壳进行了地震地质相分析,识别出九种类型典型地震地质相,并探讨了它们的含油性. 在研究地震相时,我们不仅按照传统的定性方法,研究地震相外形和内部结构,并且从选定的时窗内直接提取频率和振幅信息,计算每个时窗单元的频率之和(∑f),振幅之和(∑A),从定量角度划分地震相.因而将下第三系地层划分五种类型地震相区(表6-1);基岩古风化壳划分四种类型地震相区(表6-1).然后,综合地震相外形,内部结构,振幅并辅以频率和连续性对地震相进行命名. 表6-1 伊舒地......
在地震相的圈闭分析基础上,选择了39个2×2厘米时窗,共507地震道,提取了每个时窗内地震波的频率,振幅和能量信息.在提取出各种参数后,计算了测线上各参数的平均值及剩余值(各时窗内的参数值与平均值之差).剩余值代表异常值,反映目的层的含油性.为了消除测量中所产生的误差,要进一步计箕忝除值与平均值比,用剩余比值未反映油气富集程度. 剩余振幅比(KA1) 在同一时窗单元中,先在一条地震道中取振幅的绝对值纵向求和,再对不同道横向求和,然后对不同时窗求振幅总和,除以时窗数得振幅平均值,再用时窗内振幅值与平均值之差除以平均值,即得每个时窗单元的剩余振幅比.即 N:参加平均的时窗数, M:每......
根据上述方法对选定的39个时窗(其中盖层19个,基岩20个)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绘制出下第三系盖层油气显示曲线图6-8和基岩与风化壳油气显示曲线图6-9以及油气检测方差直方图图6-10.通过分析对比可得到如下几点规律性认识. 图6-8 油气检测曲线图--第三系盖层 图6-9 油气检测曲线图--基岩风化壳 图6-10 油气检测直方图 1.波谱比,低频带宽能量比,剩余能量比及频率比越高则含油气的可能性越大.如昌10井高产井通过的第14时窗,KP=44,Kg=51,Kf=27,Kg=15;而位于2号断层下降盘的第16时窗其圈闭条件,储集物性都很差......
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I.A.Zadeh)于1985年首先提出模糊集合的概念,把模糊概念用数学方法描述,从而创立了一个崭新的数学分支--模糊数学.模糊数学是研究和处理模糊现象规律性的理论和方法,它打破了一般集合论中的0和1这种绝对是与非两值概念.在是与非之间出现有"可能,大概"等中间状态,因而便于把"亦此亦彼"中介过渡的模糊概念用数学方法处理,所以模糊数学的这种思路与地质单元含油气性相对好坏的评价十分相近,这就是以模糊方法对地质单元含油气进行综合评价的出发点,它是对普通集合论的推广. 其基本原理为,如果地质单元的含油气地质条件决定于n种因素,可设因素集合 u={u1,u2……un} 如......
层. 从1976年吉林省煤田地质公司112队编制的物探基底等深图可以看出,盆地内朝阳川凹陷,铜佛寺凹陷深为2400m,龙水坪凹陷由两个次一级凹陷组成,埋深分别为1200m和900m,东盛凹陷1200m.盆地内有三个基岩隆起,高差约在300余米. 延吉盆地中的隆起与凹陷面积小,数量多,基底高差起伏大,基底断裂对盆地的发生发展起控制作用,这种作用一直影响到中新生代地层的分布和燕山期,喜山期火山岩的喷发. 延吉盆地从老到新古生界-新生界,区内皆有分布,现主要叙述白垩纪地层. 白垩系可划分为大砬子组和龙井组,从石油地质的观点来看,根据研究认为,本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为白垩系大砬子组,这一组地层有如下特征: 白垩系下统大砬子组(K1d) 下部是一套磨拉石建造的砂砾岩层,中上部是砂页岩夹油页岩的含油页岩段,以含有丰富的浮游生物化石和动值物化石为主要特征. 白垩系上统龙井组......
吉林省延吉盆地1986年进行了油气地球化学普查勘探,共臣1900km2的面积上采集388个土壤样品,测试了九个地球化学指标:紫外UV290,UV410,荧光UF431,UFF,Hg,Ⅰ,Ba,sr,P0210外加47个ΔC指标的测试工作,经数理统计得出盆地各地球化学指标的背景及异常下限值.另外对388个样品的9个指标做了R型簇群分析及R型因子分析结果列于图7-3,表7-3,表7-4,表7-5. 图7-3 延吉盆地油气指标簇群分析图 表7-3 地球化学指标背景与异常下限统计表 表7-4 因子分析特征值表 表7-5 地球化学指标相关系数表 ......
额木盆地的地球化学勘探于1992年5月~6月进行,在861km;面积上采集土壤样品1010件,测试了10个地球化学指标. 测量结果表明:本区的油气地球化学指标平均含量和强度普遍低于全国有关含油气盆地的背景平均含量.而且测区内极大值也普遍低于国内有关含油气盆地的背景值.各指标的异常规模小,浓度低,比较分散,形成不了大规模的异常区,异常多以零散形式沿断裂展布,并且烃类异常中以甲烷含量为主. 由此结合本区石油地质条件生油层较浅,生油层的地温达不到门限温度等,可推测本区不易存在较大的油气藏.当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工作. ......
自1986年起,我们先后在吉林省东部的延吉盆地,双阳-奢岭地区,辉桦,柳河地堑开展了石油地球化学普查勘探工作,在工作中逐步对油气地球化学指标,异常的模式,异常的解释评价和形成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随着吉林省延吉盆地,双阳地区油气地球化学异常的验证及伊舒地堑石油勘探的突破,根据辉桦,柳河地堑的石油地球化学异常的分布特征可以推测吉林东部与伊舒地堑相平行的抚密断裂带上也具有一定的含油气远景. 由抚密断裂带南段的辉桦,柳河地堑的石油地球化学勘探可知,那里的烃类气体的异常主要来自下第三系的2000m以上的河流-湖泊相还原环境为主的碎屑含煤建造沉积和柳河地堑的6000多米的侏罗系河流,湖泊相沉积,此处地下有利部位的油气藏便是近地表沉积中的烃类气体的地球化学异常之源,因此抚密断裂带的含油气远景应该引起极大的注意. 吉林东部除伊舒地堑和抚密断裂带之外,在山地丘陵山座落着大小50多个盆地,这些盆地......
GPR数据偏移成像是浅层地球物理勘探反演解释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演解释为偏移成像提供初始模型, 偏移成像为反演解释提供有效的校正依据(2014, 2015)[185, 186].由于探地雷达系统的特殊采集模式和复杂的地下构造, 使得在倾斜反射界面的凹界面处产生了特殊的回转波, 在地层尖灭点或断层断裂带产生了绕射波, 由于这些绕射波的存在, 使得实际的雷达记录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地下介质的真实情况, 探地雷达的自激自收时间剖面与地震数据的水平叠加剖面一样, 同样存在绕射偏移问题(1985)[187].偏移成像的目的是将地面接收的来自地下反射界面的反射波及绕射波归位至产生它的地下界面位置上去, 使界面上的反射波归位, 绕射点收敛(2007)[188].探地雷达数据偏移成像则从自激自收剖面的最后一个采样点开始计算, 沿着负时间方向进行逆时延拓, 根据Claerbout(1985)[189]的爆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