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7473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748页。用时:0小时0分0秒252毫秒
风景地貌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它的产生与现代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有关, 是地质学, 地貌学与旅游学相结合的产物. 风景地貌的概念很长时间是不明确的, 虽然德国的S.Passaxge早在1913就提出了"景观"的概念, 但直到1931年原苏联的Л.С.贝尔格(БЕРГ)才给"景观"下了一个稍微清晰的定义, 他认为"景观是物体和现象的总体或组合, 在这个组合中, 地貌, 气候, 水文, 土壤, 植被和动物界的特点……, 融合为统一的, 协调的整体, 典型地重复在地球一定的地带区域内".这里"景观"这个词的内涵, 原意是艺术家们所欣赏的自然风光, 具有一定的美学含意.正是从审美观点探讨"景观"的美学特征出发, 国际上出现了许多著作和论文: 查尔斯.爱.斯坦费尔德(C.A.Stansfieid)发表了<美国海滨避暑胜地>; 1965年, 意大利地理学家布鲁诺(Nice Brouno)出版了......
本书以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壳体大地构造学")的理论为指导,从油气成矿学的角度阐述了中国东部及陆缘扩张带有关油气方面的如下三个重要问题: 1.中国东部及陆缘扩张带的油气大地构造问题 本书在综合中国东部及陆缘扩张带有关油气及大地构造研究的大量成果基础上,结合个人近20年对油气大地构造研究的体会,从油气成矿学的角度,提出了油气专属性,油气继承性,油气深源性,油气复成性,过渡际油气形成的特殊性为油气大地构造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的观点.上述五个特性,与油气地质学有密切的联系,但并非油气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特性的形成和发展,基本受所在地域的壳体大地构造条件控制,包括壳体的形成演化和相邻壳体不同运动形式相互作用两个方面.研究表明,在中国东部及陆缘扩张带中,从有机成油的角度看, 前地槽阶段缺乏生油条件;地槽阶段,地台阶段和地洼阶段则具备生油条件.然而,由于地槽区 (阶段),地台区(阶段......
任何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都是随着社会生产发展阶段的不同及相应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在原有学科领域内产生新的带头学科或新的研究内容,经过分异或综合,逐渐形成并积累完善,呈阶梯状不断向前和向上发展,因此,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任务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新的需求的提出,学科的研究任务,内容与方向也将跟随发生变化,同时其含义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环境地质学这个术语从1962年由J.E.Hackett正式提出以来,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几十年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表述了他们各自的基本认识. P.H.Moser立足于学科结构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在1969年指出:"环境地质学是运用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及其有关学科的原理,研究人类周围环境,更有效地利用天然资源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不仅对科学家有益,而且对所有关心该地区发展的人们有益......
在黄金冶金的发展过程中,氰化浸出技术的出现,使世界黄金的产出,由以砂金为主转向以脉金为主,导致黄金产量巨增.至今,氰化物浸出技术已是非常成熟的技术. 金是很难被溶解的.可使金转入溶液中去的体系通常含有一种氧化剂和一种能与金形成热力学上有利的络合物.简单的氰化物,如氰化纳,氰化钾,氰化钙均溶于水并离子化形成相应的金属阳离子和游离氰根离子: 金转入溶液的氧化剂就是氧,而氰根当然是络合剂了,它们与金生成亚金氰酸根离子Au(CN)-2,即Au(Ⅰ)的络合物: 事实上上述反应式可能是真实反应机理的一种过于简化的形式.早已有人(Bodlander,1 886)提出该反应是通过两个截然不同的步骤进行的: 现代的认识则更加深入,上述纯化学反应是不准确的,氰化物溶金应是一个电化学过程[7],其阳极反应是: 研究证明,前述过于简化的反应形式确实描述了总反应.可以得出结论:1当溶......
在现代高信噪比, 高分辨率的地震数字处理剖面中能相应地反映出深层地质剖面上的岩性特征和沉积结构模式不同岩性单元(或地表地层单元)的反射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 这些特征包括反射层的振幅, 频率, 连续性, 丰度, 结构, 外形等.反射层相同特征的集合体称为地震相, 它可以同地质剖面上的岩性特征和沉积结构作一一对应解释.如果能够获得具有明显地震相特征的剖面(目前海上地震勘探的剖面能够做到这一点), 那么通过地震相分析有助于研究岩相古地理, 建立各种沉积环境和沉积模式.......
热处理前, 后玻璃试样的密度分别为2.457 g/cm3和2.443 g/cm3, 微晶玻璃比玻璃的密度更大.造成两者密度差异的原因是, 根据Zachariason的无规则网络结构学说, 玻璃的结构是三维空间网络结构, 相对晶体结构中原子(或离子)的密堆积而言, 结构比较松散, 其宏观体现就是原始玻璃的密度较小.原始玻璃经热处理后析出晶体, 造成其微结构有部分原子(或离子)形成密堆积, 从而在宏观上体现出微晶玻璃的密度较大.......
膜扩散的路程最短.因此, 半浸没电极的薄液膜层反应效率最高. 根据扩散动力学公式, 图2-6 铂电极从4 mol·L-1H2SO4溶液中提出时电流的变化 图2-7 半浸没电极上的薄膜 扩散层厚度δ越小, 电流密度越大.因此, 半浸没电极的电流密度比全浸没电极的电流密度大得多.......
研究贝氏体相变动力学, 不仅可以为制订与贝氏体相变有关的热处理工艺提供依据, 而且可以为弄清贝氏体相变机制提供线索.......
流体成矿动力学研究略论 胡云锋 戴塔根 邱冬生 (中南工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长沙 410083)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地质过程动力学的概念,体系以及研究过程;并按研究顺序,着重论述了流体成矿动力学的基本内容;作者认为流体成矿动力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阐述对流体成矿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的思想,理论和计算方法,作者还论述了流体成矿动力学研究的意义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动力学 流体成矿 现代科学的一个自然趋势就是由定性分析走向定量研究,而地质科学是最后一门从主要为描述性阶段进入定量化阶段的科学.地质过程的动力学研究是在现代地质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甚至于天文学,气象学和生物学等相关领域的先进理论(如非线性理论)和方法(如动力系统分析),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和实验模拟技术,定量地研究各种地质过......
化学变化, 即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即恒温恒压或恒温恒容而不做有效功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称为反应热.按反应类型的不同, 反应热也可分别称为生成热, 燃烧热, 分解热和中和热等.相变, 溶解及吸附等过程, 可以视为广义的化学反应, 因此, 它们的热效应也可以视为广义的反应热.在热化学中, 统称为热效应, 而可以用同样的规律予以处理.反应热的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量成正比, 通常所说的反应热, 是指按照反应式量进行的热效应, 并应指明反应进行时各物质的状态及温度.在物质的状态及温度不同时, 反应热的大小亦有变化.例如1 mol固体碳在等压及25℃下与1 mol气体氧反应生成1 mol气体CO2时, 放出393.510 J的热量,可写为 此反应也就是碳的燃烧反应或CO2的生成反应, 所以ΔH=-393.51kJ也就是碳的燃烧热或CO2的生成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