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3206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321页。用时:0小时0分0秒222毫秒
4.4.4.1 分离过程及原理 离子交换排代色层法是制取单一稀土, 特别是从难分离元素的离子对中分离提取单一稀土元素的有效方法.例如从镨, 钕的氯化物溶液中分离制取纯镨和钕的化合物. 方法采用的固定相为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而流动相, 冶金工艺学中又称展开剂或淋洗剂为柠檬酸或EDTA, HEDTA, ATA等氨羧络合剂的铵盐溶液. 色层系统由一根吸附柱及若干根分离柱串联而成,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吸附柱树脂转成铵型, 当镨, 钕的氯化物溶液流经该柱时, Pr3+及Nd3+离子与铵离子发生置换反应而被吸附于树脂上.尽管Pr3+的选择性系数大于Nd3+, 但这种差别甚小, 故在吸附柱上可以认为基本没什么分离效果. 将吸附柱洗净后与分离柱串联.分离柱的树脂预先转成Cu-H+型.流动相从吸附柱顶进入色层系统.将吸附柱上Pr, Nd以络盐(NH4)[REY]形式洗下来......
(也称色带)更加分明.因为M有这种功能,所以,把它称为延缓离子,又叫做阻挡离子.由此可见,在分离柱的树脂上,上层为A,中层为B,下层为M,或者说,最先从分离柱流出的是M液,最后为A液,当分别收集淋出液时,则可得到单一的A液和B 液. 用EDTA淋洗时,任何与EDTA形成的络合物的稳定常数比稀土离子与EDTA形成的络合物稳定常数大的离子均可作延缓离子,表4-10是一些金属离子与EDTA的络合物稳定常数. 表4-10 某些金属离子与EDTA的络合物稳定常数 根据表中的lgK络值并考虑到来源广,价格便宜,易于回收,操作简单等因素,目前应用最广的是Cu2+,它不仅延缓效果好,而且有颜色,操作时容易观察和控制.......
对矿物的反射色进行观察时, 要求光源为纯白色, 但一般的钨丝低压白炽灯光源常带黄色, 需要加适当深浅的蓝色滤光玻璃使之滤成白色(以方铅矿呈纯白色为度). 观察反射色时, 与标准颜色的矿物进行对比, 可使反射色的观察更为准确.一般以方铅矿作为标准的纯白色, 与之进行对比(对于无色类及略带色调的矿物特别适用), 对于显著赋色的矿物则可与同色类的矿物进行对比.对比时应将欲测矿物与标准颜色矿物置同一视场中.若在同一光片中无方铅矿或其他标准颜色矿物时, 也可将欲测矿物与标准矿物镶压在同一载片上, 置镜下反复推移对比.此外若用比色目镜(比色目镜系由两台相同的矿相显微镜, 用带转向反射棱镜的比色目镜筒相连接, 使同一视场中能看到两台矿相显微镜中所成的, 各占半个视场的影像)进行视差对比, 效果更好.也可用镀银(或镀铂)镜(盖玻片镀上银或铂, 涂上护层后, 小心地用针尖拨一小孔印成)置于光面上......
离子交换色层法一般用于分离性质非常相近的元素,由于它们的选择系数很相近,故仅依靠吸附过程不能将它们很好分离,其分离作用主要靠淋洗过程.目前工业上常用有络合剂存在下的置换色层分离法,其实质将在第4.7节中详细介绍.......
影响反射色视察的因素除光源和光片的磨光质量外, 还有就是周围矿物的影响, 即视觉的色变效应. 1)光源 光源的强度与色调能影响矿物的反射色.当光源较弱时, 反射色会偏黄.为滤去光源中多余的黄光, 显微镜上配备有蓝色滤色片.调节光源时, 以方铅矿的白色作为标准. 2)光片的磨光质量 与测定反射率时对光片的要求类似, 光片的磨光质量要高, 安装必须正确.当光片表面存在氧化膜时, 会出现各种彩色, 放光片必须保持新鲜和清洁的表面. 3)周围矿物的影响 矿物反射色是指矿物单独存在时的颜色.而同一种矿物分别与不同的矿物连生时, 往往会使观察者产生视觉色变.例如辉铜矿本为无色矿物(灰白微带蓝色调)类, 但与方铅矿连生时, 就呈明显的蓝色; 若与铜蓝连生时, 则显白色.再如磁铁矿反射色应为灰色, 但和赤铁矿连生时, 呈明显的棕色调; 但与钛铁矿连生时, 则显浅粉红色.虽然色变效应影响对......
1.工作原理 光电比色高温计与光学高温计都是根据普朗克定律工作的,通过测量物体的辐射强度来测量温度,只不过它们测量辐射强度的方法不同.光学高温计采用亮度比较法,测量一个波长下的辐射强度;比色高温计则用颜色比较法,测量两个波长下辐射强度之比而确定物体的温度. 根据维恩定律,绝对黑体在两个特定波长λ1,λ2下的辐射强度分别为: 如果被测物体在λ1和λ2两个波长下的黑度系数分别为ελ1和...池上转换为光电流,该电流在负载电阻上转换为电位差,测出此二个电位差之比值,就测得了辐射强度之比,也就可推知被测物体的温度.这就是光电比色高温计的测温原理. 仪器是按绝对黑体进行标定的,被测物体一般为灰体.因此仪表的示值(称比色温度)Tc与被测物的真实温度T之间亦有差异,其修正公式,可从维思公式导出为: 从式(3-24)可以看出: (1)如果某些非黑体在λ1和λ2的单色黑度系数相等的话,则......
铜盐, 银盐, 硒盐和钼盐等电解着色可以分别得到紫红, 黄绿, 钛金和蓝色, 从而实现多种颜色的目标, 但是由于生产成本, 色差控制, 使用寿命以及一个电解着色槽只能得到一个颜色等原因, 工业化生产不普遍.因此追求工业生产电解着色的多色彩的努力由来已久.干涉光效应显色的研究工作早已开始, Sheasby[20]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作过理论说明, Kawai(川合慧)[20]和Strazzi[21, 22]等各国学者专家相继在理论与实践诸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开发.而干涉光效应的多色化工艺, 在工业化和商品化方面有了明显进展, 全世界估计有不下20条规模不大的生产线正在运转. 尽管现有的多色化工艺路线不少, 从原理方面可以归结成两方面: 扩孔处理与阻挡层调整.其主要特点是在阳极氧化与电解着色之间增加一道中间处理工序, 这道工序可以是增加一个中间处理槽, 或者在原电解槽(阳极氧化槽或电解......
不溶性偶氮染料由色酚和色基两个中间体组成,各种色酚必须通过烧碱转化成隐色的色酚钠盐后,需经过色基重氮化合物的偶合,才能显示出不同的颜色,这种偶合反应即称为显色,常用的色基或色盐显色剂有以下几类:(1)苯胺衍生物,如色基黄GC, 色基橙GC等,(2)甲氧基苯胺,如色基大红G,RC等;(3)对氨基二苯胺化合物,如包盐兰VB,RT等;(4)对氨牡偶氮苯衍生物,如色熔紫菌GBC,包盐棕V.其它如I}i萘胺.牧苯胺等显色剂,班已限少采用. 配方1:(克) 打底液配制;色酚AS-OL 1000,色基大红RC 500,洗涤剂 1000,扩散剂 NNO 300,36°Be′,饶碱2000毫升,加水配成120升溶液. 显色液配制;亚硝酸钠 1200,水醋酸 4000毫升,色基大红RC 1000.扩激剂NNO ......
该法是美国凯撒铝及化学公司发明的自然着色工艺, 可使挤压铝型材, 铝板材上获得金色, 浅琥珀色, 琥珀色, 深青铜色, 浅灰色, 中灰色和黑色等颜色.而在特制的卡尔考拉合金上着色更为容易, 且色泽相当均匀, 稳定, 耐光性好, 膜层特别致密, 耐磨, 可与低温硫酸法硬质膜相比.膜厚为18~31μm时, 质量为5~9.1mg/cm2, 表观密度为2 720~2 930kg/m3.只要膜不破坏, 就无脱色的危险. 1)工艺参数及着色电操作过程 卡尔考拉自然着色法工艺过程及主要参数见表3-10-17.自然着色过程的电操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表3-10-17 卡尔考拉法工艺流程及参数 通电: 采用低功率(约等于总功率的20%)进行处理.起始1min内逐步增加电流使其密度达到0.54A/dm2保持3min......
通常的剥色是用保险粉和烧碱进行均,用二氧化硫暇.囡其还原能力强,有良好的稳定性.无毒.因而可广泛同干剥色重染工艺,并可用作还原染料的还原剂,漂白羊毛,去除浮色等. 配方1(%):棉织物 100,润湿剂 0.5,苛性碱 2.0, 二氧化硫脲 0.5. 在温度达沸点时,加入二氧化硫脲并煮沸30分钟,工艺合适时能减少90%条疵,也可用于活性染料的棉及混纺织物. 配方2(%):涤纶 100,苛性碱 8,EDTA 0.25,二氧化硫脲适量. 上述物料加热到88℃时,再加入二氧化硫脲,升温到120℃ 左右并保持60分钟.浴比为1:10,剥色是在一定压力下进行的. 配方3(克/升).用:于=尼纶印花织物的剥色. 二氧化硫脲 0.3~1.0,NaOH 2.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0. 先将其它助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