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702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171页。用时:0小时0分0秒164毫秒
根据电磁波场理论(与FEM基本理论类似), 各向异性PML介质中频率域的Maxwell两个旋度方程可表为: 式中, 和是对角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张量, 具有单轴各向异性介质的特征, 它可表示成 式中 其中, 参数si为坐标伸缩因子 该PML参数与介电常数ε和磁导率μ特征的介质匹配.为了改善对倏逝波和低频波的吸收, Kuzuoglu和Mittra(1996年)提出复频移完全匹配层(Complex-frequency shifted PML, CFS-PML)可以将式(6.193)的形式修改为 式中, σi为PML层内i方向电导率参数, αi与κi的引入是为了改善PM......
首先采用四边形剖分的PML程序对如图6-20所示地电模型进行正演模拟.总模拟区域深度为1 m, 水平距离为2 m.最上层介质相对介电常数为6, 厚度为0.4 m, 背景介质相对介电常数为9, 埋深为1.2 m.双层介质中含有两个矩形空洞, 空洞异常体位置如图所示. 模拟区域网格大小为0.01 m, 时间步长为0.012 ns, 时窗为16.8 ns .激励源采用主频为900 MHz的雷克子波.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均处于地表0.01 m处, 收发距为0.05 m.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从0.02 m处开始移动, 每次同步移动0.02 m, 记录90道波形.所记录的波形如图6-21所示. 图6-......
采用三角剖分的PML程序对如图6-22所示地电模型进行正演模拟.总模拟区域深度为5 m, 水平距离为10 m, 四周PML层厚度为1 m.最上层介质相对介电常数为5, 背景介质相对介电常数为10.模型共剖分为76800个三角形单元, 节点总数为38801个. 图6-22 三角形单元模型剖分示意图 图6-23 模型正演剖面 模拟区域网格大小为0.01 m, 时间步长为0.012 ns, 时窗为16.8 ns.激励源采用主频为100 MHz 的雷克子波.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均处于地表0.05 m处, 收发距为0.1 m.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从0.5 m 处开始移动, ......
探水前必须做好下列准备工作和安全措施: (1)探水前应加固探水地点附近的巷道支架,背好帮顶,以免压力水冲垮巷道壁和支架; (2)清理好巷道,保证安全撤退路线畅通无阻.20°以上的倾斜巷道要设梯子和扶手; (3)预先挖掘好合适断面和坡度的排水沟,使水流畅通.同时应有相应容量的水仓和排水设备; (4)在打钻地点或其附近安设专用通讯设备,在与探水地点有关的区域,也要设置通讯系统,这样当迎头一旦发生透水而又无法控制时,可立即通知险区人员按规定路线迅速撤离; (5)打探水钻时,如发现矿,岩变松或钻孔中的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异状时,必须停止钻进,进行检查,监视水情,并报告矿调度室.严禁移动或拔出钻杆.如果发现情况危急时,必须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区的人员,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6)钻进时,应注意钻孔情况,发现钻孔内有害或易燃气体涌出时,必须立即停止打钻,切断电源,撤......
探水钻孔直径的大小可根据钻机的规格和钻的矿岩性质,水压及积水量大小确定,一般为46~76mm,最大不宜超过91mm.多采用75mm.探水钻探至积水区以后,一般情况下可利用探水钻孔排出积水. 探水钻孔数目一般应不少于三个,需在工作面前方的中心与上下左右都能起到探水作用.......
矿床探采资料对比就是利用生产矿山开采中所积累的实际地质资料,通过与原地质勘探,基建勘探及生产勘探地质资料的对比研究,用于验证原勘探资料可靠性的一项综合研究工作.探采资料验证对比工作,可以帮助地质勘探,生产勘探总结经验,发现存在问题,使地质工作更好地为矿山生产服务. 目前我国一大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矿山,为验证对比地质勘探与生产勘探成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许多矿山分批进行了矿山调查,作了矿床探采资料验证对比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系统地编写了有关矿床地质勘探程度和探采资料对比的综合性资料,对地质勘探和矿山地质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总的说来,矿床探采资料验证对比工作,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通过探采资料验证对比,可以总结合理的矿床勘探程度及勘探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二)探采资料对比法是确定勘探工程间距的正确有效方法;通过探采资料对比,可以验证矿床勘探类型和勘探工......
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简称GPR)是用高频脉冲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来探测来确定地下介质分布的一种方法.探地雷达方法还有其他名称, 如"地质雷达GeoRadar", "脉冲雷达Pulse Radar", "表面穿透雷达Surface Penetrating Radar"等, 都是指利用宽带的电磁波以脉冲形式来探测地表之下或不可视的物体或结构的一种方法.根据波的合成原理, 任何脉冲波都可以分解成不同频率的单谐波, 因此, 单谐电磁波的传播特征是探地雷达的理论基础. 探地雷达由主机和天线两部分组成.主机是控制电磁波信号的产生和进行同步接收.天线是将主机产生的信号发射出去和接收地下反射信号, 并传送至主机, 由主机进行处理. 探地雷达是利用超高频短脉冲电磁波地下介质的分布.探地雷达的野外工作, 必须根据探测对象的状况及所处的地质环境, 采用相应......
如图4-4所示, 在CMP测量方式中, 假定地下介质为均匀各向同性, 反射界面水平分布.首先收发天线非常接近地放置在地表进行第一个偏移距的GPR测量, 然后收发天线相向等距离移动, 每次等距离移动之后进行重复测量.图4-5为该CMP测量接收到的CMP数据示意图.由电磁波传播规律可知, 地下界面的反射信号是一条以天线偏移距x为自变量, 双程走时t为因变量的双曲线, 其表达式为: 图4-4 探地雷达CMP测量示意图 图4-5 CMP剖面示意图 式(4-1)中, t为反射信号的双程走时; x为收发天线的偏移距; d为反射界面的埋深; v为反射界面上部介质的电磁波速度.式(4-1)如用零偏移距的双程走时表示则为: 式(4-2)中, xi为第i道偏移距; τ为反射信号的零偏移距双程走时.这样地下反射界面的深度为: d=vτ/2 ......
金矿自79年投产以来,根据上部开采的五个中段的资料,统计计算了五个主要对比参数:(1)面积误差;(2)面积重合率;(3)矿石量误差;(4)品位误差;(5)金属量误差.以上参数均以开采资料作为基数,以并采最密网度工程获得数据资料作为计算对比基数的依据多生产探矿网度的对比基数也以最密工程网度所获资料为依据的.使对比基数具有一定可靠性与准确度. ......
实现, 因其在吸收系数中引入了线性的吸收因子, UPML边界对隐失波, 凋落波等干扰波有一定的吸收效果, 这一点是传统PML边界难以实现的.UPML 是目前在探地雷达模拟中比较好的吸收边界条件之一, 得到了广泛应用.葛德彪(2005)[127]在他的专著中系统地阐述了UPML边界条件的相关理论; 方能胜等(2009)[128]开展了单轴完美匹配层截断边界条件Maxwell 方程组的FDTD系统的稳定性理论分析; 肖明顺(2008)[76], 詹应林(2008)[77]将UPML应用于二维FDTD探地雷达正演中; 冯德山等(2010)[78](2011)[129]将UPML边界应用于ADI-FDTD差分中实现了探地雷达的二, 三维数值模拟; 李静(2010)[79]推导了三维空间UPML边界的迭代计算公式, 开展了三维UPML边界条件的高阶FDTD探地雷达正演.尽管UPML边界对于凋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