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8935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894页。用时:0小时0分0秒794毫秒
花岗岩:相当于S型花岗岩,多分布于地槽褶皱带早期,原地,半原地形成,该类型花岗岩常见W,Sn矿化组合. 2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相当于Ⅰ型花岗岩,形成于造山期或造山期后,多属被动侵位,少数为底辟构造侵位,常与S型花岗岩形成杂岩体,并且多处于杂岩体的中心部位,具多期,复式侵入及高侵位特点.该类花岗岩为金属矿的主要来源,早期产物有Be,Li,Nb,稀土矿产组合;较晚期有矽卡岩型及脉状W,Sn,Bi,Mo矿产组合;更晚期则有含Au组合和Cu,Pb,Zn矿化组合. 3幔源型(M型)花岗岩:多分布于独立地块边缘或内部,受深部基底构造控制,产于稳定造山期后;呈岩株,岩盆产出.有关矿化主要是小而富的Cu,Ni等矿产. 4碱质花岗岩(A型):形成于造山期后,多分布于大陆边缘断裂带,呈脉状,岩墙状产出,有关矿化主要有Sn,Ta,Nb,稀土等. 不同成因类型的花岗岩,其成矿专属性有所不同,见表2.5.......
的硅灰岩体和变质细砂岩,粉砂岩组成.属于一个由海侵转到海退的完全韵律,铀矿化赋存于这个大韵律的中下部. 据四川405地质队统计,在区域内志留纪砂岩中,铀的含量为3.1×10-6,板岩为17×10-6,碳质板岩为23.5×10-6,灰岩为9.33×10-6.硅灰岩为12×10-6,硅岩为15.4×10-6,属含铀较高的岩性.而硅岩,灰岩.硅灰岩中铀的浸出率高.因此,可以,看作既是铀源层,又是储油层. 关于矿床成因和大地构造性质,前者有淋积说,热液说,沉积-改造说和地下热水说,更有人认为是以地下热水为主的多阶段,多来源,多成因的多因复成矿床,目前尚未得到解决;后者过去出版资料认为应属地槽,近年来又有人主张归人地洼区范围.徐雪(1981)认为该区存在三个构造层,即前志留系至志留系为地槽构造层,泥盆至三迭系为地台构造层,侏罗-白垩以及第四系的为地洼构造层.但姚振凯认为应属印支期地槽区,且有一定......
出岩类,江苏六合方山玄武岩等,甚至还产有标准的碱性岩类,如辽宁清源霞石碧玄武岩,山东栖霞霞石玄武岩,吉林长白山天池硅质火山岩,河北张家口汉诺坝歪长玄武岩等. 碱性组分高的性质也反映在地洼区发展初期的基性岩,如济南辉长岩类有钠辉伟晶岩脉等;而安徽当涂上侏罗统的古火山口中,产有富钾偏碱性的火山岩. 3超基性岩的特征:地洼区超基性岩岩浆活动表现比较薄弱,如赣东北的少量纯橄榄岩和辉石岩.但都有较多的产......
岭土化)带;中间为似千枚岩岩带(黄铁绢英岩带),包括绢云母化和石英化;中心为钾蚀变带,包括钾长石化,黑云母化等.蚀变带中最重要的是以千枚岩化带和钾蚀变带,其强度及范围直接与斑岩铜矿有关. 6矿床的物质来源,在20世纪70年代前,有人认为花岗闪长斑岩或花岗斑岩是地洼阶段斑岩铜矿的母岩如江西德兴的斑岩铜矿.到了80年代,许多人认为花岗岩类的成岩成矿的物质有来自上地幔的,也有来自地壳深部的再生重熔,如莫柱荪等(1980)认为我国南岭中酸性中生代花岗岩类即为通常所说的燕山花岗岩(又称地洼花岗岩).它规模大,分布广,矿化强,构成南岭的主体[219].花岗岩的原岩是古生代以来各种地壳岩石的组合.这些岩石组合经过深熔或重熔作用,形成花岗质岩浆,随后沿着裂隙带逐步地,反复地上升,由量变到质变而形成的. 由于斑岩铜钼矽,区的同位素与陨石接近,因此有人将其划归上地幔来源的矿床中,但δ34S还是有一定变动范......
代初期,新中国石油战线和地质战线的广大职工(包括地质部及各大学地质部门的师生员工)在内陆一举发现了处于松辽地台区的举世闻名的大庆油田. 至于海底探采石油和天然气,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但我国进行海底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和第一次"全国海洋普查(HZD,1958~1960)后进行的,标志着我国海洋地质科学蓬勃发展的起点.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海洋地质事业包括海底构造,洋底地球物理的调查研究,得到更为迅速的发展.广大海洋地质工作者在大陆架地质构造和开发海底矿产资源(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例如: 1渤海秦皇岛32-6油田的发现[385,386]:渤海秦皇岛32-6油田是在1973年开始以沙垒田凸起与石臼砣古潜山为勘探目标,打了30余口探井,其中的渤中4井距现在发现的秦皇岛32-6油田不远.它于1976年10月28日开钻,12月19日完井,当时发现了12m厚......
砂岩,含砾砂岩发育在生油拗陷中,是本区另一种生储盖组合.后者油源十分丰富,例如高5井,港中8-55井等. d)运移:本区在地洼余动发展过程中,除下沉,拉张和差异升降运动外,还有两次影响本区的水平运动;一次为渐新世末,另一次为第三纪末.这两次水平运动对本区油气运移有重要的作用.油气运移的方式有多种,但都是将油气运移至物性较好的储层中或储油裂隙里. e)深度,地温和圈闭:生油层埋藏深度常达2000...的年产量为430万吨,居我国油田同年度产油量的第五位.另外,据羊城晚报(张超文)1996年9月10日信息,截至上述时间止,我国今年19个海上油气田已生产原油1000万吨,从现在的势头看,全年可生产原油1300万吨以上,比去年(1995)增产500万吨,加上全年生产30亿m3天然气,油气当量可达到1600万吨,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能源基地. ......
用提供的酸性流体量少,因此发生的第一期溶蚀作用程度较低.后来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卡拉沙依组地层受到构造抬升作用,在地层中形成了深达烃源层的断裂和裂缝系统,下伏有机酸的大量进入,形成了广泛的酸性环境,使得碳酸盐胶结物,铝硅酸盐颗粒(长石)等发生了较强的溶蚀作用,形成了工区内较为发育的溶蚀孔隙.薄片观察发现,碳酸盐胶结物一般是在交代碎屑颗粒后被溶蚀的,从而说明主溶期应是在碳酸盐发生胶结作用之后发生的......
法勘探; 剩余异常; 河南省 舞钢市八台铁矿区是河南省重要的铁矿资源产地, 探明的铁矿资源量已达1.18亿t.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 区内勘查工作持续进行, 由于区内地表有厚达60~120m的第四系沉积, 使各种地质地球物理特征的显示受到很大限制, 特别是对岩(矿)石磁性参数的研究, 因不能取得大量标本, 所测得的磁性参数代表性不强.随着勘查程度的提高, 对矿床地质规律和岩(矿)石的物性特...区内共圈出五处异常, 各异常之间的独立性较好, 形态规则, 均有明显的异常中心, 因异常源的埋藏深度不同, 各异常的峰值有较大差别(图1).在各异常的北侧均出现了负异常, 表明区内磁性体为正常磁化.异常有明显的长轴走向, 分布方向与太华群含矿层位分布方向一致.各异常的正异常等值线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北密南疏特点, 这是矿体分布在褶皱南翼而向南倾没的特点所致.钻探结果表明, 异常走向即是矿体延长方向的反......
地理信息系统在综合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彭 黎 (核工业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北京, 100037) [摘 要]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GIS)是一个以地球科学和信息系统相结合的应用系统, 它针对特定的应用任务, 存储事物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记录事物之间的关系和演变过程.它可根据事物的地理坐标对其进行..., 数据转换标准等. (6) 数据库工程建设规范, 包括数据源采集操作规程, 图形数字化与编辑处理操作规程, 属性数据的录入处理规程, 数据精度检查与质量控制规程, 数据库更新周期与方法等.实现图形数据, 属性数据一体化管理. 2.2 地理信息需要完成的具体工作内容 (1) 系统使用部门日常工作所需要的信息类型汇总和分类 (2) 建立规范, 信息分类与编码规范, 数字化规范, 建......
床成因类型较为复杂,浅部为浅成热液型矿床,而在成矿深度较大,相对封闭状态时,则以斑岩型矿化为主. 4 成矿物质来源及控矿因素 4.1 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时代推测 从空间上看,本区矿化体与燕山晚期的花岗斑岩及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侵入体紧密相关,表现为矿化体即为岩体的蚀变体,且花岗斑岩及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中含有较多的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地表可见到孔雀石,铜蓝,钼华等,说明上述两...(化)体产于岩体的蚀变部位,而侵入体又侵入到火山岩中,推断这些火山岩,侵入体与成矿物质为同源,同期,同通道,不同阶段的产物.它们就位的先后顺序为:火山岩→侵入体→蚀变矿(化)体. 区内燕山晚期火山作用阶段,北东向,北西向断裂控制着燕山晚期中酸性火山岩与侵入体的分布,因此火山岩带及侵入体呈大致北东向或北西向排列.铜钼矿(化)体直接受蚀变岩体控制,蚀变岩体即矿(化)体,蚀变类型,强弱与蚀变体的大小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