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道次间退火改善镁合金轧制成形性的研究
来源期刊:材料热处理学报2005年第2期
论文作者:蔡庆武 毛卫民 孟利 杨平
关键词:镁合金; 轧制; 晶粒细化; 组织; 织构;
摘 要:塑性较差的六方结构镁合金轧制时易出现裂纹,尤其是在1mm以下薄板带的终轧阶段.其原因是在较低温度下基面取向晶粒内形成的切变带不易扩展所致.研究了MB1,AZ31(MB2)镁合金在热模拟条件和实验室热轧过程中利用静态再结晶改善形变组织、细化晶粒、提高成形性的规律.实验表明,在选择的多道次轧制退火工艺下可顺利轧出0.3mm厚的薄板带,得到平均尺寸~7μm的等轴细晶.热模拟条件下得到的形变温度、形变量和形变组织的关系可帮助确定实际生产轧制过程中各道次轧制的温度.织构测定表明,各阶段退火前后都得到强的基面织构.终轧阶段无法利用{10 12}拉伸孪晶的静态再结晶细化晶粒,而只能利用压缩孪晶/扩展的切变带的再结晶细化晶粒.本文对轧制时利用动、静态再结晶细化晶粒的潜力及工艺优化进行了讨论.
蔡庆武1,毛卫民2,孟利2,杨平2
(1.北京科技大学高效轧制国家工程中心,北京,100083;
2.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系,北京,100083)
摘要:塑性较差的六方结构镁合金轧制时易出现裂纹,尤其是在1mm以下薄板带的终轧阶段.其原因是在较低温度下基面取向晶粒内形成的切变带不易扩展所致.研究了MB1,AZ31(MB2)镁合金在热模拟条件和实验室热轧过程中利用静态再结晶改善形变组织、细化晶粒、提高成形性的规律.实验表明,在选择的多道次轧制退火工艺下可顺利轧出0.3mm厚的薄板带,得到平均尺寸~7μm的等轴细晶.热模拟条件下得到的形变温度、形变量和形变组织的关系可帮助确定实际生产轧制过程中各道次轧制的温度.织构测定表明,各阶段退火前后都得到强的基面织构.终轧阶段无法利用{10 12}拉伸孪晶的静态再结晶细化晶粒,而只能利用压缩孪晶/扩展的切变带的再结晶细化晶粒.本文对轧制时利用动、静态再结晶细化晶粒的潜力及工艺优化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镁合金; 轧制; 晶粒细化; 组织; 织构;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